若小安照片机构退出引发基金清盘潮 超去年全年清盘总数黄渤的小鸥
海富通双利债券、博时锦禄纯债和国泰创利等三只债券型基金前日同时发布公告宣布清盘,终止合同的原因都是基金净值规模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从而触发清盘条款,不需召开持有人大会直接清盘。其中,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的最后运作日定为8月4日,并于8月5日进入清盘程序。博时锦禄纯债自8月1日起进入清算程序,终止运作。国泰创利债券基金的最后运作日定为8月14日,并于8月15日进入清算程序。进入8月份首日就出现三只基金清盘,这显示出上个月开始的基金清盘潮远未消散。
数据显示,仅仅上个月,国内就至少已经有14只公募基金宣布清盘,创下单月基金清盘数量的最高纪录。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国内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经达到32只,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清盘总数。有行业人士甚至预计,今年全年国内清盘基金的数量可能会达到50只!
发现:清盘潮背后频频浮现“短命基金”
上周末,博时基金宣布旗下的“博时聚享纯债基金”将进入财产清算程序。其原因是截至前一天该基金已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了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本基金终止条款。值得注意的是,“博时聚享纯债基金”的成立日期是2016年12月19日,也就是说从成立到清算仅仅半年多时间。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种“短命基金”在近期清盘的公募基金中不在少数。上月14日,嘉实基金旗下“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 宣布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提议终止合同。如果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超2/3表决通过,那么该基金将正式进入清盘程序。而这只基金的成立日期为2016年4月29日,也还不到一年半时间。
现象:机构退出引发基金触碰清盘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的基金份额减少了23.25亿份,到6月底时规模仅为404.58万元,远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6月27日,博时裕和纯债债券型基金也发布拟清盘公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这只基金赎回份额达到1.9亿份。而从该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9.99%可以看出,这两只基金正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的退出导致份额大为减少。
以成立仅半年就清盘的博时聚享基金为例,该基金去年12月19日成立时的募集户数为243户,募集金额2.1亿元,其中机构用户占99.95%。由此可判断这是一只典型的委外基金。今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仍有2.1亿元;然而到二季报时基金规模就仅为1200万元,也就是说机构在二季度的三个月里赎回了94.25%。最终直接导致到上月27日该基金已经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低于5000万元。
与此同时,博时旗下多只基金也是在二季度遭遇了大额赎回。博时富鑫一季度有11.58亿元的规模,二季度末仅剩5100万元;博时锦禄一季度有2.03亿元的规模,二季度末仅剩2100万元。两只基金在二季度的赎回率均高达90%以上。
分析:严管委外引发基金巨额赎回
据了解,大量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的出现,是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催生这些迷你基金的则是我国对委外业务的一再收紧。
所谓委外业务,以银行为例,就是银行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证券、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约定收益率,受托机构对日常投资承担主动管理或投资顾问职责。由于国内部分中小银行投资能力不足,委外业务在其理财业务中占比较高。《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指出,凭借银行广泛的销售渠道、较大黏性的客户资源,银行理财在全部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中占比最高,运作方式包括:自主投资管理;购买其他金融机构产品;借助其他金融机构投资;委外业务。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将大量理财资金委托给券商、基金等投资能力较强的机构,银行完全不参与资产管理的真正环节,这就使银行背离了资管本质。而今年公募市场委外业务迎来新变局,委外业务成为本轮金融去杠杆的重点监管对象。另外,已开始执行的委外定制基金新规明确“存量的委外定制基金需尽量满足单一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低于50%”要求,市场上已有的委外机构定制基金遭遇机构投资者资金赎回。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也建议,资产管理业务应回归本源,定位为传导、分散、匹配风险而非承担和消除风险。
委外资金撤出自然就使得这些基金沦为了僵尸空壳而无法继续运作。由于基金的运作成本高昂,如果基金规模过小就效率明显降低。此外,仅有几千万甚至几百万元规模的基金也很难再进行投资操作,因此摆在这些迷你基金前面的路基本就只剩下清盘关门了!文/本报记者 张钦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