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办阅报栏 老党员23年如一日就想当好党的基层宣传员
整齐摆放的12块报刊栏前,驻足着许多看报纸的群众。“阅报栏”的创办人名叫张洪恩,是青白江区大弯街道83岁的退休老党员。23年来,张洪恩义务办起的“川化阅报栏”已经成了青白江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从未间断 退休23年就干一件事
《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早上6点,天还未亮。张洪恩已经戴着老花镜伏在桌案前,在叠摞的近百张报纸上,用红笔勾勾画画,给这些报纸做好“导读”。8点左右,张洪恩开始用手工制作的米糊贴报,然后挂到社区门口的阅报栏上,此时,阅报栏周围又像往常一样,陆陆续续挤满了前来读报的群众。23年来,张洪恩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从未间断。
1996年7月,张洪恩从川化集团法务岗位退休。一天,喜欢看报的他灵感乍现:身边跟我一样喜欢读报的居民有很多,为何不让大家一起来看,方便那些关心时事、想获取信息的人呢?于是,他拿出积蓄,把川化家属院门前的旧仓库租了下来,平整了房前的地块,又买来木板和玻璃,制作了几块简易的展板——这便是“川化阅报栏”最初的模样。旧仓库则成了他进行分类、阅报、张贴等工作的场所。
开始许多路过此地的人会不由自主地逗留一会儿看看报纸,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基本固定的群体。就这样,张洪恩开始了他的“办报”生涯,从1996年开始,每年自掏腰包近万元订阅20余种报刊,免费为大家提供阅读服务。为了当好“导读员”,他每天要进行紧张的接报、分类、阅报、张贴、布展等工作。据粗略统计,23年来,已累计贴报23万余张、阅读人次超过25万。
根据大家需求 及时调整阅读提示
“老人秋补,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报上一个用红笔勾画的方框吸引了这里的“常客”李大爷的关注。“要不是张洪恩,好多政策些,我们都不晓得,真的要感谢他。”李大爷一边说,一边一笔一画把关心的内容抄录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老刘也是这个报栏的忠实粉丝。自从20年前退休后,只要不是节假日,老刘天天都会站在这里看报“消遣”。“虽说家里有电视机、收音机,但是总觉得看新闻还是来这里最方便。”在老刘看来,报栏最贴心的地方,就是重要的国内外新闻和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信息,都用红笔标注提示。“对老人来说,这样看起来既方便又不费神。”老刘说道。
“报纸上有很多的国家政策,很多的知识……自己看的时候,把重要的勾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方便了大家阅读,何乐而不为?”张洪恩一边说,一边认真地勾画着。
阅报栏旁的一间瓦房,就是张洪恩“办公”的地方。房里摆放着两张大木桌,周围堆满了各种报纸;再往旁边看,就是漏风的老木门,挂在墙顶的老式长条形灯管……“是有点简陋。以前我还时常住在这里,不过现在老伴不准了。”张洪恩呵呵一笑。
随着看报的人越来越多,张洪恩为了把“导读”做得更好,每天还密切关注有多少人来看报、什么时间看报人数最集中、哪一类的新闻大家更关心。久而久之,他会根据大家的看报需求,及时调整阅读提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
与病痛作斗争 “阅报栏”依然风雨无阻
“他那么大的年纪了,天天都是大半夜起来弄报纸,说也不听,根本就不顾家里人的担心。”张洪恩老伴感到有些委屈,为了每天及时更新报纸,张洪恩这么多年来从未出过远门,曾许下的退休后带老伴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承诺,也搁置了20多年还没实现。
面对老伴的埋怨,张洪恩不是不愧疚,“我也想过不办阅报栏了,但是看见大家那么喜欢,我不想让大家失望,我只想用我最后的时光把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给大家。”
2016年11月20日,张洪恩在家人的多次劝说和强烈要求下,来到成都军区总医院,经过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转移”。为了不因自己生病而影响“阅报栏”,治疗期间,张洪恩每天一大早就坐车从青白江赶到成都军区总医院输液治疗,中午1点过拔下输液针头后,又马不停蹄赶回青白江处理报栏事务。在与病痛作斗争的这两年多来,“阅报栏”依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老伴儿没有其他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麻将,办报也算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支持他吧。”张洪恩的爱人深情地说道。
张洪恩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化工路社区相继成立了“磐石先锋志愿服务队”,组建了“馨化老党员工作室”,一批年轻的志愿者、年长的热心人加入到了“阅报栏”行动中,一起为社区群众做好这份“精神早餐”,“阅报栏”的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年初,社区为“阅报栏”安装了带棚的展架,制作了全新的展板,并在旁边安置了几把长椅,方便市民阅读和休息。
本报记者 赵荣昌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