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 成都成为连接全国各地至拉萨的重要空中枢纽城市
在老成都的记忆中,上个世纪60年代,数得上号的事情有很多,但记忆尤其深的绝对要数这五大件——
成都—拉萨航线首航成功,从此架起“空中金桥”;
锦江宾馆建成营业,至今,锦江宾馆仍是成都著名地标之一;
成都市开通第一条无轨电车,1毛2可以坐全程;
1960年夏天,肉联厂工人霍德明意外烧伤,得到全市、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救治援助,谱写了成都版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定格为当年最温暖的记忆;
人民南路毛主席塑像建成,成为成都最红的城市地标。
城市坐标——
成都-拉萨航线首航架起“空中金桥”
川藏公路通车前,拉萨到成都往返一次,人畜驮运,顶风冒雪,至少要半年时间。由于西藏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峰高耸,冰川广布,常年风雪、冰雹、雷雨、高空强风天气,曾被民航界视为“空中禁区”,是全世界公认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1956年5月29日,中国民航第一任总飞行师潘国定率试飞机组驾驶康维尔型活塞飞机从四川广汉起飞,成功降落在海拔4250米的拉萨当雄民用机场,引起国际民航界的巨大震惊。
经过近10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积累,1965年3月1日,经过精心筹备,国航前身——中国民航第一飞行大队资深机长孙全贵和毕春芳驾驶伊尔18型螺旋桨飞机平稳降落在当雄机场,实现了成都—拉萨航线首航。这条航线的开通,架起了“空中金桥”,成都成为连接全国各地至拉萨的重要空中枢纽城市。
城市建设——
锦江宾馆成为成都最高建筑
虽说现在成都的五星级酒店不胜枚举,但锦江宾馆在成都人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至今,锦江宾馆仍是成都著名地标之一。
1958年,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工程破土动工的锦江宾馆,选址在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与锦江交汇处,距城市中心广场仅1公里。建成后,宾馆占地78亩,绿化覆盖率达51%,被誉为“花园式宾馆”,在当时的全国城市酒店中得天独厚,极为难得。
1960年,锦江宾馆建成之际,朱德和陈毅两位元帅亲自选定了“锦江”这个名字,寓意有三:一是宾馆毗邻锦江;二指成都自古有“锦城”“锦官城”的美誉;三则期望宾馆与新中国一样前程似锦。当年建成时,锦江宾馆成为当时成都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宾馆九楼上,就可以将城市尽收眼底,远处的龙泉山也清晰可见。
从1961年3月试营业开始,锦江宾馆就是成都人了解社会和时代变迁的一个窗口。
建成以后的20多年时间内,锦江宾馆一直是四川省重要政务接待、外事接待的首选。在那个时候,成都人会把到“锦江宾馆看老外”作为一件稀罕事。
城市交通——
街头出现带“毛根儿”的公交车
1962年1月1日,成都无轨电车带着“毛根儿”(辫子)正式开通,穿梭在主要街道上,给老成都人留下许多亲切记忆。
这一天的《成都晚报》在头版的倒头条位置,刊发了这一重大民生新闻。据当时的报道:本市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盐市口至火车站正式通车。上午10时,两辆新型无轨电车,扎着鲜艳的彩绸,满载乘客开出盐市口车站,年轻的女司机林美芳和吴桂蓉熟练地扳动方向盘和各式电钮,操纵巨大的车身沿着架空电线平稳地向前行驶,车内的乘客和满街欢度节日的群众为本市增添了现代化公共交通工具感到高兴……
据悉,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有的公交车背着黑色大气包,因汽油短缺常常不能发车。为解决运力运量矛盾,1960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利用社会福利投资债券,成立了无轨电车筹备处。无轨电车线网基本采用单臂悬空线路,需用大量钢管,当时成都无法解决,工程技术人员便采用钢线横绷方式架线。电车所需材料种类繁多,上级单位和全国兄弟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重庆公交公司派工程师指导架线,西安电车公司帮助代培电车心脏整流站值班人员,上海、北京电车公司加工生产电车、滑触线……难怪当年的《成都晚报》在报道中称:成都无轨电车的通车,是全市各方面协作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援的结果。
当时的无轨电车开行两条线路,盐市口至火车站、九眼桥至通惠门,票价很便宜:4分钱坐两个站,1毛2可以坐全程。
1996年6月12日,成都无轨电车走完了35年历程,正式退出城市营运。35年间,无轨电车给成都市民带去了便捷和欢乐。
城市记忆——
全力救治一个烫伤工人
很多人还记得一篇名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课文。这是一篇上个世纪60年代著名的通讯报道,报道了1960年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抢救61名食物中毒民工的动人故事。当地医院在没解救药品的危急关头,用电话连线全国各地医疗部门,终于找到了解药。但当时交通不便,药品不能及时送达。当地政府便越级报告国务院,中央领导当即下令,动用部队运五运输机,将药品及时空投到事发地点,61名民工兄弟得救了。之后,这篇通讯入选了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在成都,很多人都还记得1964年酷暑时节发生的一件事情,1964年7月8日,成都肉联厂工人霍德明不慎掉入胶锅严重烧伤面积达90%,为抢救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全市乃至全国人民一起演绎出了成都版本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1964年10月30日的《成都晚报》用头版、二版、三版的大篇幅来报道这个温暖人心、鼓舞士气的爱心大接力故事《全力抢救医治好一个大面积烫伤工人》,同时配发社论《集体主义的胜利》。报道用一次偶然事故、全力抢救、烧伤面积90%、危险的信号、巨大的关怀和援助、血血血、病房的日日夜夜、一场严肃的争论、夜航送药、喜讯、情深似海、第二次生命等多个小标题来引导读者全面了解这场救助事件。
时间回到那年的7月8日,市二医院收治霍德明后,由医院总支书记亲自负责,组织医生全力投入抢救工作。生了孩子才68天的医生杨世清为全身心观察治疗霍德明,毅然给孩子断奶,值班医生和护士一上班,就细致观察病情,记录病人每一分钟的变化。
在救治霍德明期间,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通力合作,成都地区的省、市医院先后有14个单位派出医生和护士参与抢救工作,陕西某军医大学、省内某军医大学分别派出医生参与会诊和护理工作。由于病人急需人体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药品,市二医院向甘肃省卫生厅求助,此后,兰州民航局接受任务,连夜将药品运到成都,成为“雪中送炭”的佳话。
为了抢救阶级兄弟,成都市成千上万的厂矿职工踊跃献血,肉联厂的很多职工排在献血队伍前列,争先恐后献血救助工人霍师傅。全市人民积极表示愿意为霍师傅献爱心,捐钱捐物。
在整个抢救期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具体抢救指示。全市性的大会诊举行了10次,专科会诊3次。
经过三个多月夜以继日的紧张战斗,在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下,病人终于顺利度过了“休克”“感染”“功能障碍”三大关。10月29日,霍德明逐步恢复健康,转入医院疗养部休养。
消息传来,肉联厂职工非常振奋,霍德明师傅也给市二医院写来了感谢信。
至今,上了年纪的成都人都对当年霍德明师傅的事情记忆犹新,那是一次齐心协力帮助陌生人、献爱心的共同记忆。想起这些,大家心里暖暖的。
城市标志——
人民南路广场毛主席像落成
位于天府广场的毛主席塑像,是成都重要的城市标志。1969年,人民南路广场(现天府广场)毛主席塑像建成。据悉,这是全国唯一一尊全部使用汉白玉材料制作的毛主席巨型塑像。据老成都人介绍,石材是来自几百公里之外的攀枝花市,质地细致且硬度高,按建筑用料来说可以上千年不风化,光是从山上采下的毛坯就有56吨!
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毛主席塑像伴随着成都人民,一起见证着成都的发展与繁荣。
成都大事记
1960年
锦江宾馆建成,成为成都最高标志性建筑
1961年4月13日
成都市委对成都市郊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郊区行政区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全市形成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五个区格局
1962年1月1日
成都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盐市口至火车站,正式通车
1964年7月
成都肉联厂工人霍德明不慎掉入胶锅严重烧伤面积达90%,为抢救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全市乃至全国人民一起演绎出了另一版本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成为那个年代成都人的共同记忆
1965年3月1日
成都-拉萨航线首航
1969年
人民南路广场(现天府广场)毛主席塑像建成
本报记者 晨迪 曹劲松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