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家电报价

阿斯利康十年翻7倍,中生等超越赛诺菲,跨国药企/本土药企大PK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期,海通国际证券发布一份名为《逐鹿中华-跨国药企与本土药企的较量》的分析报告,研究了头部MNC在华业务,并将其与恒瑞、中国生物制药、石药等本土医药上市公司以及百济神州、君实、信达等本土biotech公司做比较。

 这是市场上首份将MNC、本土药企、biotech公司放在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分析报告。证券分析师大部分面对的是二级市场,而这三者分布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为何会以这样一个视角做研究? 

E药经理人就此报告涉及的相关话题对报告作者、海通证券及海通国际医药首席分析师余文心进行了专访。余文心表示:“我从事了十年A+H证券市场医药研究,过去更多是研究恒瑞、中生、石药等本土头部药企,但事实上这些公司每在市场每天都面临MNC和正在冉冉升起的biotech企业的竞争,它们彼此之间的业务有很多相通性。所以我认为我们研究的目光应该更广阔一些。”

 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MNC在华业务哪家强,有何借鉴价值?

过去几年,MNC在华业务和内资药企相比,彼此排位和增速如何变化?未来会如何变化?

创新药方面,将Biotech、传统本土药企、MNC横向比较会得到什么结论?

仿制药方面,带量采购政策频出,MNC响应是否积极?谁受带量采购冲击最大?

01 MNC在华业务哪家强?阿斯利康在华的成功经验有何借鉴价值?

2013年开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庞大的市场不仅吸引了诸多海外药企来华,也逐渐成为MNC的必争之地。以辉瑞普强和阿斯利康为例,2019年中国区收入占其全球收入的比重分别高达26%和21%。其中阿斯利康2019年中国区收入增幅达35%,收入首次超过欧洲收入。

将时间线拉长,2013~2018年6年时间里,阿斯利康在样本医院销售额实现了12%的增速,增速最快,而礼来、GSK却是负增长。

2009年,AZ中国区销售额仅为7.1亿美元,2019年在华销售额达到48.8亿美元,10年期间翻了近7倍。2019年IQVIA中国医院销售数据显示,AZ销售额首次超过辉瑞取得第一名。阿斯利康当之无愧为MNC在华业务的标杆和模范。 

阿斯利康超越辉瑞,并成为MNC在华发展的典范,背后有多个原因。首先创新产品的放量功不可没。将各家龙头MNC在华销售额拆分,可以看到阿斯利康、罗氏、默沙东新上市药品构成比例最大。

阿斯利康从2015年至今上市3款重磅药物:奥希替尼、奥拉帕利和达格列净。罗氏近五年上市了帕妥珠单抗、阿来替尼等品种;默沙东近五年上市了K药、HPV疫苗等重磅产品。

其次,阿斯利康也在不断适应中国政策,调整产品结构。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在2018年底带量采购中未能入围,王牌品种布地奈德也面临着正大天晴、健康元等已批准或在申报仿制药的挑战。在带量采购的大背景下,阿斯利康不断调整中国业务重心,不断调整仿制药策略,并在新药业务上不断加码。

2019年,阿斯利康新药业务占中国总销售额的19%,高于2018年11%的水平。其中抗癌新药奥希替尼在中国的上市,带动其中国区肿瘤业务取得亮眼的增长。

其三,阿斯利康在学术推广方面超越了产品本身。中国阿斯利康支持建立的雾化中心已经从过去的2000个扩展到15000个,服务人数数倍增长。布地奈德在欧洲和美国的销售额下滑,而在中国保持强劲增长,雾化中心的学术化体系建设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雾化中心的模式是阿斯利康在华业务模式创新的集成。那么其他MNC能否复制这种模式?阿斯利康自身又能否在其他领域进行复制?

对该问题,余文心认为:“雾化中心的形式非常契合中国患者的需求,肯定不是在每个领域都能复制,但在一些强调患者体验的疾病领域是有机会的,关键是能否针对产品做专业的学术营销。至于阿斯利康自己能否复制,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在试图尝试和复制这一成功。”

02 头部MNC在华 VS 头部内资药企

复盘2013~2018年的医药行业,比较龙头MNC与内资药企的增速可以得到有趣的结论,在关键事件点的政策/事件影响MNC和内资药未来几年的业绩。

 2013~2016年期间,TOP10MNC增速整体小于TOP10内资。在此期间,MNC陆续的商业贿赂事件发酵,2012年礼来贿赂中国官员被指控,2012年辉瑞在华行贿被罚款,2013年GSK中国行贿事件等持续发酵,之后外资转做学术推广,过渡期间销售增速较慢。

2016~2019年期间,TOP10MNC增速超越TOP10内资。在此期间多重事件负面影响内资药企业绩,如2015年开展的临床数据自查,恒瑞、石药等多家上市公司撤回多个注册申请。此外2017年外资创新药在华获批,大量外资创新药进入医保快速放量,均利好MNC。

2019~2021年,受带量采购影响,行业资源向头部内资企业集中,TOP10内资企业增速有超越TOPMNC的趋势。

未来5~10年,二者增长曲线会如何演变?站到2020年往后看,决定未来五年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余文心认为,无论是MNC还是内资药企,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研发和销售。中国医药行业已经在逐步接近欧美成熟国家,那么药企最需要的就是在真正满足中国人需求的病种,开发出真正好的产品,并建立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去销售它。

毫无疑问,在鼓励创新、放开优先审评审批等、等政策利好下,研发创新积累更深厚的MNC显然更有准备,而内资企业的研发创新整体上从2015年药政改革才开始,内资企业将会迎接持续的挑战。

但内资企业中也会逐渐出现分化。有创新积累的头部企业如恒瑞、中生、石药等,早期的研发投入保证了近两年创新产品的产出,不仅使其在内资企业中脱颖而出,也赶超同档MNC。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2019年销售额均突破200亿元,且拉开十年期的数据与跨国企业在华龙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这三家企业将成为上市公司中最可能率先到达500亿收入俱乐部的药企。

根据2010~2018年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排名靠前的MNC及内资药企销售额排序如下。可见,中生、恒瑞等龙头药企的排位稳步上升,其中恒瑞从2010年的第9名攀升至2018年的第五名,陆续赶超默沙东、赛诺菲。而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生物制药全年营收242.34亿元,恒瑞医药全年营收232.89亿元,而赛诺菲中国市场全年销售额27亿欧元(207.9亿元)。过去十年,恒瑞和中国生物制药均实现了7-9倍的收入增长。

因此,无需去评价未来十年到底是MNC更强还是本土药企更快,更重要的是,无论MNC还是本土药企中都会发生极大的分化,最重要的是找到研发、销售、生产等多方面已做好足够准备能脱颖而出拉开竞争对手差距的企业。

03 创新药:Biotech、传统本土药企、MNC横向比较

在诸多政策利好下,境外新药在华获批数量激增、滞后缩短。由于解决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很多境外急需用药上市即热销。如K药2018年在华上市,次年销售额即超过20亿元规模。 

此外,肿瘤药相比非肿瘤药放量更快,根据IQVIA数据,新上市的肿瘤药在华放量速度约是非肿瘤药的6倍。这也许正是国内外创新药企业都布局肿瘤领域的原因。

龙头内资药企获批新药数量也在2016年之后迎来井喷。2019年共获批53款新药,其中14款来自内资药企,数字远高于前两年。 

但与MNC比起来,内资龙头药企获批新药数量仍然稍逊。2019年,诺华、阿斯利康、GSK都各有4款新药在中国获批,恒瑞、豪森分别有两款重磅药在中国获批。

医保药价谈判是创新药在华最大的政策变量。MNC由于创新药基数大,医保新增品种数量也大幅度领先于内资药企。2019版医保谈判新增70个品种,成功续约27个品种,主要来自于MNC,其中诺华品种最多,高达8个。内资企业有不少创新品种也进入了医保目录或续谈成功,未来随着上市产品越来越多相信会有更多内资药进入医保谈判。

2018年10月,17款抗癌药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其中2款内资品种,15款外资品种,平均降幅达到56.7%,医保价格从2018年11月底开始执行。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额统计结果,从2018Q3到2019Q3,17款抗癌药销售额中位增长10倍,销量中位增长28倍。

中国Biotech公司成为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2019年,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占比达到45%。

国内新开展的临床开发工作一半左右仍然集中在肿瘤领域。其他几个重要领域虽然同样有未被满足的需求,但相关的研发布局并不多。 

业内经常将biotech与内资龙头药企进行创新力量的比较。海通证券认为,biotech专注于单个靶点,研发进程更快更及时,而恒瑞布局全面广泛。所以biotech具有研发优势,而恒瑞等pharma销售渠道更成熟。

2018年以来,跨国药企裁员、换帅、战略调整的趋势有增无减,相反,我国药企尤其是biotech趁机吸纳高端人才,产品研发、销售体系建立、管理机制成熟均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将头部biotech公司进行横向比较,除了华领只关注糖尿病领域之外,其他公司都选择关注多个治疗领域,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创新药是大势所趋,涉足生物类似药的生物科技公司是少数;从渐进创新到首创创新,本土生物科技公司都在逐渐提升自身产品组合的创新程度。

在创新药领域,有一个话题一直被业内人讨论:为何国外有很多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小型biotech,但国内大多数生物新贵都在走biopharma的道路(自己建生产基地、商业化团队)?

余文心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创新药产业萌芽不过20年,如果以2015年的药政改革初始计,不过5年,还处于萌芽且快速生长的阶段。而萌芽之后又赶上了政府各类政策红利期、资本市场港交所18A+科创板红利期。许多科学家创立一个公司,研发出创新药,自然而言地会选择自建生产和销售队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 标签:胜女的代价高清下载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