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中心的“外延”,看中国数字经济的崛起
【编者按】未来五年,数据中心在中国肯定像雨后春笋一样爆发,但有很多其实是没有运营能力,也没有规划能力的,它只是做一个简单的IDC,真正意义上做IDC和做云网一体的企业不会太多,未来做DC的企业会慢慢会被做IDC和做云网一体的企业整合掉。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作者李北辰。供行业人士参考。
或许判断时代“大变革”来临的标志之一,就是将一切旧事物冠以“新”为前缀: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它们共享同一个逻辑:来自新技术的强劲风力,希望尽可能扫除旧时代的暮气。
而“新”的名单仍在延续。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新基建”的概念,也就是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等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注定将继续夯实“数字中国”的力度。而作为整个数字经济运营最重要的一大幕后基础,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业务的增长也将势如破竹。
其实追溯历史,中国IDC市场的规模增速,一直受到政策引领与技术跃迁的双涡轮驱动。譬如2010年,受益于IDC牌照审核门槛的放宽,诸多玩家的入场,促成整个市场的新一轮增长。2014年,4G业务经营许可权发放,让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飞速扩张,大批应用集体登场。2016年,突然崛起的短视频风潮,又让IDC业务市场持续增长。
而到了2018年,互联网行业依旧是推动中国IDC规模绝对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去年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预计在2021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元,年复合增长均在30%以上。
某种意义上,中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底层作用力之一,就是深藏在城市角落,终日低调运作,不断静默闪烁的各个数据中心。
“互联网的心脏”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在媒体的狂轰乱炸下,大众早已对“数据”二字脱敏,却对“存放”数据的地方一知半解。互联网数据中心总感觉离人很远,如同是一种“日用而不自知”,多数人并不知IDC为何物。
简单来说,IDC是一种拥有专业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的机房环境等),管理和应用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IDC服务商能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包括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虚拟邮件等)和各种增值服务。
而具体到中国市场,根据科智咨询不久前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由IDC服务商收入共同组成,其中,主机托管/租赁业务占据最大收入占比,超过40%。在中国IDC业务市场行业结构中,网络视频行业结构占比超过20%,电子商务行业结构占比居第二位,电子商务行业在业务下沉和业务出海的双重带动下,IDC业务需求增长明显。”
更值一提的是,从现在到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红利的渐次释放,其应用场景势必会进一步扩张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