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探索社会化警民联调新机制 小平台解决“老大难”
厦门的不少派出所都有这样一个小房间。在这里,不只有当事人和民警,还有专业的调解人员;不只有争论的声音,更多的是达成共识的场景——这一个个房间有共同的名字叫“警民联调室”,墙上一面面锦旗,就是它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交出的亮眼答卷。
众所周知,基层派出所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任务。厦门警方主动引入社会资源、增配科技力量加强联动调处,实现了非警务警情有处可去,矛盾纠纷有法可解,调解结果有迹可循。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厦门警方始终积极探索,将“主动创稳”与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深度融合,将基层基础提升工程与创新基层治理同步推进,形成了从单一管到多元治,从被动防到主动创的矛盾化解新格局。
【杏林派出所】
“公证+”集调在线平台科技助力调解
杏林派出所辖区是集美区经济最活跃地区,人口结构复杂,涉及家庭情感、邻里纷争等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年均受理量近1700起,维稳压力大。
杏林派出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信息技术,建成具有远程在线调解、法官远程指导、远程司法确认等功能的“公证+”集调在线平台,实现公安、司法等多部门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汇聚辖区内矛盾纠纷的大数据,对不同案件进行归类分析、分区域分析、案件纠纷化解时段分析。创新建立的“公证+”多元调处模式,为“主动创稳”提供决策依据,切实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公证+”多元调解机制,截至4月14日,杏林派出所共受理纠纷793起,成功调解779起,成功率98.23%。在疫情期间,杏林派出所灵活选用在线调解平台、微信电话等远程调解模式,共受理调解案件52起,成功率达100%,助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取得实效。
【钟山派出所】
引入专业调解团队严格规范程序
3月30日,在钟山派出所的警民联调室,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因小孩玩耍引起的邻里纠纷,不一会,双方就放下成见,达成和解。每天,所里都要面对很多类似这样的非警务纠纷,不调解,担心矛盾升级激化;调解,必然会占用大量警力。为此,钟山派出所建立我市首个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警民联调室,专业的调解团队正式入驻钟山派出所开展警民联调服务工作。
“老严”严爱平就是其中一名人民调解员,谈起调解工作,老严称就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是仔细查看纠纷案件的卷宗,‘闻’是多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说法,‘问’是询问双方的所需所求,‘切’是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老严解释。钟山派出所的警民联调室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严格规范各项调解程序,在最短时间里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
据统计,警民联调室成立以来,为钟山派出所提供了高效的调解服务,至今已有效化解各类纠纷、案件220余件,涉及人数460余人,调解金额300多万元,挂在钟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中满满一墙的锦旗,就是最好的说明。
【马巷派出所】
“线上调解”新模式“疫”线调解显成效
2月18日,马巷桐梓村新厝发生一起债务纠纷。正值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人员聚集和矛盾升级,马巷派出所联调室调解员与民警立即赶到新厝制止,劝离双方及围观人员,在掌握该起矛盾纠纷前因后果后,民警留下各方微信并组建微信群。回所后,民警与调解员研究确定调解策略,通过群主召开网络视频方式开展线上调解,一方面让双方各自陈述事实和诉求,一方面调解员及时引导,防止双方言语升级引发争吵,最后,民警及时给出建议,双方各让一步,债务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都非常满意,并分别到所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以上案例只是马巷派出所警民联调机制的缩影,教导员洪德尧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警民携手“线上”调解,不但契合了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接触要求,减少群众往返进出之苦,还突显了让沟通更高效的劝解优势,扩展了人民调解新的方法手段。
据介绍,自2月1日拓展线上调解“新业务”以来,联调室积极参与30余起的矛盾纠纷化解,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记者 房舒 张露悦)
- 标签:小时代宫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