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进口

2021车主展:维权者与志愿者的平行宇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5-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

近日有关于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撰文 / 刘宝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2021年上海车展最大的变化不是智能汽车、电动汽车,而是车主。

车主作为汽车的购买者、使用者,从车展的受众开始走上这个舞台的中央。

本届上海车展关于车主的一系列事件显示出:车主意志和车主行为已经深度参与车企的品牌塑造,甚至影响着车企高层的人事任免。

未来,用户更深度参与车企价值链更多环节、更多层面,发挥更大影响力只是时间问题。这或许是很多立志“做用户型企业”的车企始料不及的:用户对于用户型企业是一种双向的力量博弈,而不是单向输出,用户对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很可能脱离车企掌控。

为期10天的上海车展,特斯拉至少遭遇了两拨维权。其中以4月19日一事故车主身穿“刹车失灵”T恤站上车顶维权最为著名,女车主被“四脚朝天”抬出现场的照片传遍了互联网世界。

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当天面对媒体回应“我们没有办法妥协”。次日,维权车主被拘留5天。之后,在几大官媒和主管部门的表态下特斯拉改变态度,公告致歉并提交车辆数据。维权车主家属对特斯拉公开的行车数据不认可,车主拘留期满后对维权方式道歉,坚称将维权到底。

截至发稿时,权威鉴定机构对特斯拉的行车数据未有定论,事件还经历了车主被怀疑受指使、其他车企与供应商被无端卷入等情节,愈加复杂。

7.2号馆特斯拉展台遭遇两次车主维权的同时,7.1号馆的蔚来展台,有180名车主志愿者自己承担机票、酒店,从五湖四海赶赴车展,为蔚来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身穿统一的极光绿T恤,胸前挂着白色工作牌,为看展观众讲解蔚来产品、服务和社区,分享最真实的用车体验,讲述自己眼里的蔚来。

这些志愿者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甚至欧洲的55个城市,最小的20岁,最年长的70岁,有来自德国的前宝马工程师,来自天津的前沿医学科研博士,来自台湾地区的国际货运公司总监。他们的服务没有薪酬,全部自发自愿,从众多报名的志愿者中被挑选出来。

4月28日流出一段视频,在蔚来展台上,T恤上印有蔚来LOGO的男子与视频录制者发生争执口出不逊,被大批网友指责“蔚来工作人员素质低”。之后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在微博上回应称视频中的男子只是一名蔚来用户,辱骂原因是对方破坏展车。

既不是蔚来员工,也不是官方志愿者,自己买票来到车展替蔚来维持秩序,有些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上海车展进行的同时,北京1200块广告屏上6个广告版面被蔚来攻占,这是用户出资主动为蔚来打广告。对蔚来略知一二的人都听说过,蔚来车主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一边是自己花钱、花时间千里远征、激烈维权、死磕到底,一边是自己花钱、花时间不计代价志愿服务做义工。两件事同时出现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对比强烈。

一边是像有着深仇大恨、努力要把品牌拉下神坛的用户,一边是像经营自己事业一样竭力呵护品牌的用户,两种意志和行动不可能不影响到各自品牌的潜在用户,同时给品牌本身注入了完全不同的调性元素。

用户通过行动,将品牌形象向着自己认为的方向塑造,品牌不再由汽车公司100%掌控,这或许成为汽车业面临的新课题。

至于特斯拉,车展维权以及后续事件发生后,很多评论质疑特斯拉公关的专业性。事实上,特斯拉长久以来暴露出的问题核心不在公关,而在价值观。我们分三个疑问来层层解析特斯拉的问题出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分别是:为什么总是特斯拉?正确的就该支持吗?异见者皆地狱?

为什么总是特斯拉?

维权车主声称的“刹车失灵”对特斯拉来说不是个案,从2020年开始,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保有量激增,各种离奇事故上演的频率从以周为单位逐渐升级到以天为单位。

就以上海车展前后为例,4月17日,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与水泥隔离墙及另一辆汽车发生碰撞并燃烧,特斯拉车上男乘客当场死亡。

同一天美国也出现致死事故,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得克萨斯州某处撞树起火,驾驶位无人,车辆副驾和后排座位上的两名男子当场死亡,德州警察称“碰撞时没有人驾驶车辆”。

4月25日,一辆特斯拉在厦门常明路“失控撞人”,造成四人受伤。

4月26日,南昌一特斯拉与一企业伸缩自动门发生碰撞,驾驶室安全气囊弹出,人员受伤情况不明。

4月27日,苏州太仓市一辆特斯拉失控冲进菜市场撞进一家包子铺,伤者被担架抬走送医。

在美国也比比皆是。2019年12月19日,请愿者Brian Sparks在美国发起的一份请愿书,要求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特斯拉存在突然意外加速为由召回自2013年至当时生产的所有车辆。在请愿书和相关文件中,Sparks向NHTSA提及了特斯拉232项非重复投诉,其中有203起发生了车祸。

为什么特斯拉莫名其妙的事故特别多?为什么这么多人针对特斯拉?

今年1月9日,NHTSA驳回了Brian Sparks的请愿书,原因是调查未获取到特斯拉“突然意外加速”的足够证据,这意味着,任何导致车祸的加速都是驾驶员的误操作造成的。

汽车商业评论公众号在今年3月16日发表的《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中通过采访分析发现,国内大多数“突然加速”、“刹不住”事故的原因也很可能不是技术或质量原因,而是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导致。

我们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对电动车来说非常好用、可以大幅度节能和延长续航里程的功能,但由于与传统车加速、刹车方式不同,有些人适应、有些人不适应,后者很容在一些情况下误操作,引发事故。

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这种反人类的设计算不算产品缺陷?

人们买锤子是因为想解决墙上的钉子,锤子不能在解决钉子的同时引发另一个问题。

同理,人们买车是为了解决出行问题,不能因为解决了出行问题再引发一个安全隐患问题。如果有这样的隐患,这辆车本身如何完美都是失败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给车辆增加一个设置,让习惯单踏板模式的人和不习惯的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操控车辆。

但特斯拉一直拒绝这么做,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对所有批评的态度是强硬回怼,从来不承认自己的产品有设计缺陷。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为这项反人类的功能在逝去,还有因为盲目相信特斯拉宣传的自动驾驶功能而送命的(4月17日得州两人“无人驾驶”),马斯克不为所动。

还需要多少无辜生命才能让马斯克改变自己的想法?

或许天才永远不会因为蝼蚁的生命改变他的想法。汽车商业评论公众号2020年3月19日文章《马斯克的天才与冷血》中就剖析过这一现象,我们承认马斯克是不世出的天才,特斯拉有着其他车企不可比拟的技术创新,但在尊重生命这件事上,马斯克的冷血与不作为令人震惊。

我们再次郑重呼吁特斯拉给单踏板模式增加一个常规选项,让车主拥有选择权,这将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每一条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无价的。

生而为人,我们对小白鼠感到抱歉,更不能把小白鼠的命运再移植到人类身上。

正确的就该支持吗?

无论是马斯克回应国外事故,还是特斯拉中国回应在中国的各种争议,都保持着统一的口径与口吻。

例如4月19日陶琳对维权事件的言论:

“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

“她的诉求我们不可能答应,因为诉求是不合理的。”

“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如此评价自己的用户,匪夷所思。

因为调查结果还没有权威结论,我们疑罪从无,假设特斯拉的产品在维权车主的事故中没有责任。

再退一步,假设特斯拉在所有争议中都是正确的一方,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

不可以。

举个例子。一年前,效力于北京国安的韩国球员金玟哉在韩国一档节目中吐槽在中国踢球的感受,例如抱怨队友水平不高、自己经常要为队友补锅等等。

节目一经播出在国内足球界引起极大争议,主要意见分为两种:一种是金玟哉犯了职业球员大忌,公开批评队友;另一种是“实话难听,但说的事实啊,踢得不好还不让批评了?想获得尊重靠自己”。

说结论:金玟哉的言论在全世界任何成熟俱乐部都是要被处罚的违规行为。原因很简单,不公开批评队友、球队、俱乐部,不公开队内矛盾和问题是所有俱乐部的规则——队友水平确实不高,你也确实干得多,但这正是高薪请你来的原因,你拿着高薪还骂娘就是你的不称职了。

这种说实话叫做不职业。强调“说的事实啊”是一种小学生思维。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说实话、说事实并不意味着行为正确,更不意味着应该被支持。

比如,在孩子满月酒上说“这孩子终归是要死的”,说的是事实,是正确的,但毫无人性,畜生不如。

同样的,我们退一步,假设特斯拉的产品没有问题,马斯克和陶琳的这种回应也是毫无职业操守的。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人类社会之所以有文明,是它建立了一套约束动物性的社会规则——人文主义,或者说人文关怀。

在各行各业中,所有职业都有其必须固守的人文底线、道德准绳与职业规范,这是职业操守,或曰职业素养。

所谓科技以人为本,人类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所有科技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背离了这一点,先进技术会沦为邪恶力量。

乔布斯同样是一位技术天才,他与马斯克最大的区别在于乔布斯信奉“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而技术天才马斯克在技术创新上可能超越乔布斯,但在人文关怀、职业操守上趋近于零。

异见者皆地狱?

陶琳在回应维权车主时也发表了对媒体的评价。

“这就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们不会砸大量的广告费用去做公关,尤其自媒体是一个更加经济化的运作模式,我们是不会花钱去在自媒体上做投放的。”

马斯克4月28日在社交媒体上称“其他公司花钱做广告操纵舆论,特斯拉专注于产品。”

马斯克还曾经批评美国机构媒体不如自媒体。

首先,这是毫无证据的诽谤。

其次,在美国批评机构媒体,在中国批评自媒体,这矛盾吗?不矛盾,特斯拉的标准是:凡是对特斯拉持正面态度的媒体都是好的,凡是批评特斯拉的媒体都是垃圾、假新闻、被金钱操纵。

典型的巨婴思维:异见者皆地狱。

尤其是马斯克与陶琳将媒体批评与广告投放做挂钩,不仅是缺乏职业操守,而且是极其双标的巨婴表现。

马斯克和陶琳的言论让那些曾经热情讴歌过特斯拉的媒体情何以堪?

今年3·15前,特斯拉是呼声最高的上榜企业,汽车商业评论根据此前事故的调查分析发表了客观中立报道《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得出绝大部分事故是车主对单踏板模式不习惯误操作引发,在当时的舆论环境里夸张点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从文后留言也能看出,多少读者在谩骂我们“恰饭”、“充值”、“洗白”、“收了多少公关费”。如今在马斯克和陶琳的言论下,再审视这篇文章,感受就像吃了翔。

马斯克和陶琳的巨婴言论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媒体需要投放,更需要内容。

内容就是媒体的产品,没有内容其他都是零。对媒体来说,特斯拉是投放的贫矿,但却是内容和话题的富矿,很难想象会有媒体因为没有投放就放弃报道特斯拉,也很难想象会有媒体因为没有投放而刻意批评特斯拉。

正因为媒体的内容导向属性,特斯拉在零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最大的媒体流量,而且在众多事故之前,对特斯拉的正面报道远远多于批评报道。

特斯拉在中国被广泛认知是在2013年,当时恰逢中国移动互联变革、媒体变革、内容创业几大趋势叠加,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在科技、汽车等媒体领域,众多新媒体亟需内容支撑,特斯拉这一新生物当时成为所有媒体的宠儿,大量媒体上每天充斥着关于特斯拉的报道。

特斯拉在中国大受欢迎,基础当然是它的产品创新确实非常优秀,但媒体大量客观和正面报道也是消费者迅速了解和接受这一新事物的原因之一。

享尽了媒体红利,却抨击媒体被钱操纵。

无论对生命的漠视,人文主义的缺失、职业操守的匮乏,还是巨婴般的双标、异见者皆地狱,展现出的无一不是特斯拉从上到下的价值观扭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 标签:顶开妈妈的生命之门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