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技产品  进口

「2021车市大回顾」79篇精选文,陪你过的春夏秋冬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1-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骆宾王

近日有关于骆宾王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骆宾王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骆宾王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骆宾王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骆宾王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撰文 / 编辑部

编辑 / 涂彦平

设计 / 赵昊然

2021年,克服芯片短缺、疫情等不利因素,我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全年销售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迎来大爆发,全年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

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过去一年365天,汽车商业评论小编笔耕不辍,坚持日更,见证并记录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变迁、企业的战略转型,也关注着身在其中的人的命运起伏。

从2021年诸多报道中,我们选出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芯片等主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对汽车行业的重大事件、重要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供各位读者参考。2022年,你们希望我们多写哪方面的选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电动化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站到年销量300万辆的台阶之上,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不再满足于仅仅从电池供应商那里购买电芯了。《要不要下场造电芯?所有车企面临的一道选择题》

而整车公司合资或者自建电池工厂也已经成为自主车企发展电动汽车的必然选择。《自主车企的电池梦》

很多电池制造企业,除了与上游的矿业和中游的材料公司建立牢固、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更是利用资本深入上游产业链之中。上中游供应链的稳定越来越为动力电池企业所重视。《得上游者,得动力电池天下?》

全球范围内锂资源争夺战也已经趋于白热化。《“宁王”收购遭截和,“锂王”说雨我无瓜》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扩大,动力电池报废量也不断增多,整个行业是否已经作好准备?《动力电池回收这门朝阳生意,已经有企业盈利了》

在被列为国家七大“新基建”之一后,充电桩行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更多玩家涌入这一赛道。《新基建催生下,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的新势力和新玩法》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已经在11座城市展开,我国换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风口。《10个月新增3.36万家企业,换电的春天还远吗?》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阶段性研究成果出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于15%之日,或是我国汽车行业碳达峰之时》

在碳中和目标下,汽车行业必须做两件事情:需要控制燃油车总量+调结构,调结构就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攀升。《渗透率超10% 新能源车市爆发的临界点来了》

2021年8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首批示范城市群名单公布,这是整个氢燃料电池行业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万亿产值赛道鸣枪,北上广三大城市群抢跑》

通往零排放的路线不只一条,不过,押注任何一种路线,对另一种路线来说都是机会成本。对氢能车的热衷或者不屑,这种分野会长期存在。《马斯克、迪斯都看不上氢能车,是酸葡萄心理?》

氢能,甲醇,太阳能……自主车企正在积极探索油、电之外的能源在汽车产业中利用的可能性,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寻找着下一个增长引擎。《李书福的白月光,王传福的朱砂痣,魏建军的备胎》

智能网联

多家国外激光雷达公司通过与SPAC合并上市,多家车企也宣布在新款量产车中装备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黎明前的黑夜,抑或洗牌前的泡沫?》

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各个出行场景攻城略地。矿区,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无人驾驶试验场。《有一个场景,无人驾驶如入无人之境》

上一轮自动驾驶率先获得突破的,大都是强调自动驾驶系统自研的厂商,而这轮实现市区自动驾驶、AVP无人自主泊车的,是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合作的产物。自研与合作,正在比拼谁能更快进入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自研还是合作?自动驾驶留给汽车业的时间不多了》

随着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进阶,越来越多消费者会接触到不断演进的辅助驾驶功能,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安全使用这些技术和功能,已经成为汽车行业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从高雅宁到林文钦,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敬畏什么》

L3自动驾驶是协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分水岭,能否突破技术瓶颈和法规限制是量产关键。《2021,L3自动驾驶量产元年?》

时近2021年末,Robotaxi赛道再次热闹起来。会不会与电动车一样,中国的自动驾驶先从运营车辆开始培育和渗透市场?《马路上还没有L3,但会有越来越多的Robotaxi》

随着智能汽车的到来,传统的电子电气分布式架构面临更大挑战,用几个甚至一个大脑来控制全车的ECU,成为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域控制器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是驱动汽车软件和硬件融合的核心部件。《汽车最新生存法则:“域”强则强》

特斯拉现在呈现出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集两种极端于一身,一方面它拥有专业汽车评价机构和媒体眼中最差的质量可靠性,另一方面它在真实车主中拥有极高的满意度。《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共享化

风欲平,而浪不静。

2022年1月2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

约谈提醒指出,近期货车司机集中反映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上涨会员费,诱导恶性低价竞争,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货车司机普遍不满和社会广泛关注。

约谈提醒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

从2020年到2021年,共享出行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已在巨变,两者的头部企业已不再是体量甚小、影响甚微、试错成本很低的新创公司,而是数字时代牵一发动全身的基础设施。

《对网约车平台来说,打车人是“羔羊聋子瞎子”还是“韭菜”?》

一场反垄断的风波正从世界风暴中心吹起。6月1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公布了五项仍以草案形式存在的法案。由两党议员共同支持的反垄断改革,不具名暗示,指向非常明确,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等世界巨头四大科技巨头将不得不彻底变更商业行为,或被拆分。这将重塑美国科技巨头的商业规范,动摇他们的寡头地位。同日,中国出行领域的巨无霸——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SEC递交IPO申请。

6月12日,在合肥举行的中国汽车行业最具盛名、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2021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共享经济蓝皮书: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报告认为,互联网平台企业将成为政府反垄断的重点领域,网约车行业存在一家独大的垄断现象。与会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进行了圆桌讨论,议题为“网约车平台经济需要反垄断了吗?”与会嘉宾毫无悬疑地把靶指向了滴滴。而事实上,因为此话题敏感,一些出行公司未敢出席。

《写在滴滴风暴之前,网约车反垄断与共享化的未来》

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悄然挂牌上市,不敲钟、不庆祝,对媒体甚至对自己员工都封锁消息,只是在上市前夜发了简单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告知。

7月2日晚上7点19分,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公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完全审查。该来的终于来了。

尽管滴滴静悄悄上市,打枪的不要,但是一场风暴却还是迅速降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突然发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称,因为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5天时间内,这家成立9年,毁誉参半,深刻改变了中国人出行方式的巨无霸企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

此前滴滴已经因为乘客人身安全、车辆与司机合法行、平台抽成等问题被管理部门多次约谈和处罚。还因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屡屡被媒体和公众抱怨。

《网约车行业要变天?交通部人社部硬核出手》

滴滴们低估了国家层面的监管力度。而且这次监管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个面、一个立体,从数据安全到个人隐私,到反垄断,再到劳资关系,如同踩到雷区,接二连三地爆炸。

从网信办、交通部到总工会,再到国家最高办公厅,国家层面空前密集出手,从国家安全、规范行业、保护客户、关切民生等方面频频出手,连续一个月甚至数月至今,动作很大。而且,不仅仅是滴滴,几乎所有的出行平台和互联网公司都受到空前监管,网约车行业正在变天。

《滴滴下架后,网约车的新牌局》

“缺车、缺车、缺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扩充网约车合规运力,我们需要大量采购续航400Km以上,轴距2650mm以上,车长4590mm以上的超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欢迎各汽车厂家(现车供应)与我们接洽 !”

2021年10月底,一则朋友圈的消息引起汽车商业评论的关注。来自市场的反馈表明,全国新能源营运乘用车销量(俗称B端)占比正小幅度增长,被造车新势力和主流车企抛弃和边缘化的这一细分市场正有东山再起之势。

对于以网约车为代表B端市场,市场规模有多大?未来发展趋势是会扩大还是会萎缩,还是维持现有水平?这对共享使用汽车的发展前景又充满了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法规上如何界定这类新兴出行服务,如何管制共享使用汽车服务。

汽车商业评论采访了汽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及公司、新零售及新出行平台、汽车租赁公司、汽车换电公司、共享出行研究专家、地方协会等行业30多位人士,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这个快餐盛行的环境里,汽车商业评论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思考和着墨,给出行市场和主机厂带来了有益的思索。

造车新势力

与“汽车四化”一样,“造车新势力”这个称呼是汽车商业评论最先使用和传播的,因此我们对这个群体的报道一直充满热情。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从2016年8月开始的造车新势力靠谱榜,到2021年1月推出了第八季《3+2》,9月推出了第九季排行榜《造车新势力靠谱排行榜(第九季)》及其配套报道《离场,进场,返场——造车新势力靠谱排行榜(第九季)》。

有对各家造车新势力动态的追踪,如《蔚来开封充换电站被强拆的背后真相》《小鹏的星辰大海和床上三件套》《周鸿祎为何联手哪吒?张勇万字长谈曝家底》《比蔚来小鹏还早进入欧洲的这家新势力怎么样了》等。

也有对造车新势力群体的综合报道,如《上下夹击中,腰部造车新势力还能挺直腰杆吗?》《理想汽车夺冠,造车新势力变天了?》《打开上帝视角,复盘新势力王朝的“皇长子”们》《长江重整“求活”,国金被吉利接盘,FF被评为加州十佳创业公司,死灰还可复燃?》等。

新入局车企

2021年,依然有新企业加入造车大军,比如集度、小米、牛创、轻橙时代、盒子智能等。这些报道有《百度造车,新汽车的气氛组?》《富士康造车版图浮出》《新势力遭哄抢,再不造车就晚了》《其实不太多,小米造车的路径选择》《雷军为汽车而战,谁为小米代工?》《李一男:少年得志,中年造车》《小米、索尼、华为、苹果……为什么科技企业必须造车?》等。

芯片

芯片短缺是2021年汽车行业之痛,除了汽车芯片行业本身的供应周期,加上疫情、地震、洪水、火灾诸多因素,造成汽车芯片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车企减产甚至停产,而且这种情况在2022年还将持续,原有的芯片大厂在努力扩产,并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中国的芯片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汽车商业评论也对此领域进行了关注,并在中国蓝皮书论坛和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对芯片问题进行探讨。

在汽车商业评论的专访中,高通新任CEO安蒙介绍手机起家的高通在汽车领域的拓展,结合自身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数字底盘”概念,覆盖车载网联&C-V2X、ADAS&自动驾驶、数字座舱、云侧终端管理等领域,为车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能力,提供开放的平台。《高通新任CEO安蒙:数字底盘将成就未来汽车》

软件专家出身的地平线公司创始人、CEO余凯在汽车商业评论的专访中,介绍了他基于对软件的理解去设计芯片架构的思路,把车看作四个轮子上面的计算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汽车智能芯片的前装量产的经历。目前汽车行业销量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已经全部与地平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余凯:一生只做一件事》

英伟达是全球最大的图形芯片设计商之一,而arm则设计了全球95%以上智能手机中计算芯片的基本蓝图。英伟达斥资400亿美元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引起了业界及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英国审查英伟达收购arm:“垄不垄断,你说了不算”》

苹果、亚马逊、Facebook、特斯拉和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避开成熟的芯片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半导体器件。一方面,这些公司越来越希望定制芯片,以满足其应用的特定要求;另一方面,持续的全球芯片短缺也让大型科技公司重新考虑芯片来源。《科技巨头为何急于开发自己的芯片?》

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在内的全球芯片制造商正在迅速增加芯片产能,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地方的政府也承诺扩大本国境内的半导体生产,旨在防止供应链中断。但是,随着2022年大规模产能扩张开始实施,2023年全球芯片供应链可能出现产能过剩。《芯片制造商的恶梦:短缺将让位于供应过剩?》

政策

2021年,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碳中和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通过积极的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因此,当前各国都在积极提倡新能源汽车,推出各项政策,支持、鼓励民众选购新能源汽车;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软件定义汽车、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数据交互范围的加大,让汽车及用户数据安全的管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再见NEDC,你好WLTC》在中国,采用NEDC测试出来的油耗数据和电耗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025年前,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试验工况将由NEDC切换为WLTC。2025年之后,所有车型都将采用CATC中国工况标准。

《一文尽览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全面介绍亚洲、欧洲、北美三大新能源市场的各国政府是如何通过从法律法规、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及充电激励等各种推广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向前进的。

《择日而亡——各国与车企的燃油车deadline竞赛》介绍了全球各国不断升级的节能减排政策,包括对停止销售燃油车提出建议时间,也对多家车企公布的全面电动化转型计划进行了阐述,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具有成长性、确定性、持续性,进入了持续和加速阶段。

《行业按下快进键,自动驾驶的安全如何保障?》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违法和事故责任分担规定。这部新法让中国自动驾驶的立法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重要数据不出境”之外还有什么?解析新出台的两部重磅数据法规》一方面,指出汽车数据处理者在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应坚持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精度范围适用和脱敏处理四原则,解析了四原则的边界和应用规范;另一方面介绍了车企处理个人信息数据时应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构建完善的数据监控管理体系。

人事

2021年,职业命运起伏最大的恐怕是德国的大众集团CEO迪斯(Herbert Diess),从年初合同续约出现争议,到年尾被削权。《独行者迪斯,“大众内部很多人希望他失败》

铃木汽车董事长铃木修在2021年2月退休,引发了关于铃木汽车的新一轮讨论。《他从中国改革开放那年掌舵这家汽车公司,刚刚退休》

《那些跳槽的汽车人都去了哪里(上)》和《那些跳槽的汽车人都去了哪里?(下)》我们基本盘点了整个2021年国内上半年大的人事变动。

《6大人事变动:长安陈政离职、苏伟铭创业、一汽研发总院调整、朱江入集度》基本收集了年末前的几项重要人事变动。

小人物

作为行业媒体,平常报道比较多的是企业一把手。他们谈论的战略布局、企业规划往往对旗下员工有很深的影响,而企业具体员工以及相关消费者的命运很少探讨。

《高薪和失业,汽车行业里的两个世界》探讨了汽车商业转型带来的两种人群截然不同的命运。对于传统车企里原本从事发动机、变速器相关的从业人员,他们面临下岗、转型,重新学习再就业的现实,而另一边,新汽车给数字化、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相关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薪。这是目前的现实。

2021年上海车展在特斯拉展台维权的河南女车主掀起了一场社会争议,经过铺天盖地的报道后,河南女车主沉寂了一段时间,半年之后,她把特斯拉告上法庭,在庭审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采访。《特斯拉维权女车主:我没那么极端,我只是觉得智商受到侮辱,我想讨个说法》

《货车司机,死于系统?》报道了那位服毒自杀的河北货车司机以及我们的分析和观察。

我们

2021年,是汽车商业评论成立十五周年。经过了15年的发展壮大,一本杂志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传媒体集团,“11321架构”版图初现,即一本汽车商业评论;一个汽场APP新媒体;三个奖项:轩辕奖、铃轩奖、金轩奖;两大论坛: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中国汽车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还有一个轩辕之学。

刚刚过去的一年,汽车商业评论的三大奖项和两大论坛成为行业盛事。

6月10日,主题为“先手”的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于合肥隆重开幕,三天时间,我们将嘉宾的金句进行了整理,用最快的速度呈现了论坛盛况,《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首日,40位行业大咖论“先手”》《51句话,勾勒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第二天盛况》《第十三届中国蓝皮书第三天,42位压轴大咖的刷屏金句》

之后,近百位嘉宾在中国汽车蓝皮书上的精彩瞬间被整理成文字留存,其中包括:《徐留平:中国汽车抢占世界“先手”》《项兴初:57年不平坦,百年变局谋转型》《尹同跃:25年“翻手为云”,下个10年“覆手为雨”》《何小鹏:7年前,我已经想到了今天》《冯擎峰:正因为路特斯被吉利收购了》《余凯:征程5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等。

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第三条,《第七届金轩奖揭晓》。

12月3日,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CASCS)暨第六届铃轩奖盛典在武汉中国车谷开幕。

此次峰会将持续两天,包括27场演讲,4大圆桌讨论,1个年度吐槽大会,议题直击行业痛点、热点。《“链变”时代,中国汽车人的忧与思》《万物的尽头是造车,造车的尽头是供应链》《车界吐槽大会:这一年,追芯人与被追人的笑与泪》等文章记录了当时的盛况。

与供应链峰会一同,《第六届铃轩奖揭晓》。

三大奖项中,轩辕奖9月1日,2022第九届轩辕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正式启动,经过了9月、10月的车型申报和技术、设计、媒体三大顾问团初评阶段后,36款车型齐聚襄阳《襄阳英雄会,36款入围车型测评角逐》;层层筛选,20款车型进入终审环节,《2022轩辕奖你是不是预言帝?来投票第九届轩辕奖!》引发了家将近10万名网友的参与;与以往相比,2021年的轩辕奖持续进化《四大变化,见证这一次轩辕奖盛典的与众不同》,新增了年度设计师环节《第九届轩辕奖首推年度汽车设计师,谁将摘桂?请投票!》;最终,在12月18日,《2022第九届轩辕奖揭晓》。

齐如意qq #/bj/anmo/1739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