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进口

小家电论坛(家电论坛HiFi)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小家电论坛(家电论坛HiFi)

 

家电小常识:当家里面的水龙头和洗衣机进水管的尺寸不匹配的时候,就会造成连接处的缝隙很大,从而导致漏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只需要去五金店购买一个与洗衣机进水管相匹配尺寸的水龙头进行更换就可以了。

作者:耳边事

散人按:

在HiFi这个小圈子中,飞利浦是为数不多的跨界大牌,得益于其在消费电子和小家电领域丰富的产品线,飞利浦一贯十分了解用户的心声,在做出高效、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产品方面颇有心得。这一次,飞利浦在新品Fidelio T1真无线耳机身上,交出了一份HiFi商务范的新答案。

-外观设计低调不张扬,但用料与做工均属上乘;

-客观使用体验上注重便利性,尤其在操作交互方式、降噪功能与聆听模式方面,贴近于工作、商务场景的需求;

-声音表现在耐听程度与动听程度之间有所兼顾,演绎女声作品时有不错的效果。

一场跨界的追忆

在许多发烧友的认知中,HiFi是一个不算大众化的圈子,圈里的品牌大多也只是服务于HiFi发烧友。当然仔细盘点下来,我们其实还是可以在这个小圈子里找到不少跨界选手,有的横跨HiFi与Hi-End两界,从小到大满足发烧友们刁钻的耳朵;有的在专业音视频领域有所耕耘,做到专业民用两开花。

这些尚属于近距离跨行业。还有一类品牌,所涉及的产品范畴已然不局限于视听的范畴,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飞利浦PHILIPS。

对HiFi发烧友来说,飞利浦代表着一种经典的回味。我刚接触大耳机时,飞利浦SHP9500、Fidelio X1就是彼时绕不开的经典器材;像Fidelio S2这样物美价廉的耳塞,也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身伴我出行。

而对普罗大众而言,飞利浦这个国际大品牌的气质要复杂一些:它旗下的产品往往拥有着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与效率,用起来方便省心;独特的设计与优质的做工,又让人对其产品质量比较放心。高效率和高品质融汇在一起,带来的是更极致的体验,而快节奏生活的当代都市人群,一旦习惯了这样的产品存在于自己生活之中,就再也无法将它们割舍。作为一个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我对这种产品特质可谓深有感触,有人会称它们为高级感、有人则愿意理解为轻奢,而在我看来,商务范才是更加贴切的诠释。

从前年开始,许久没有更新产品序列的飞利浦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推出了十多款新耳机。进入2022年,飞利浦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TWS耳机——Fidelio T1(以下简称T1)。刚看到T1的消息时,我便感觉这款耳塞似乎有些不同于飞利浦以往的经典耳机。对飞利浦的认识驱动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在T1面世后,我没放弃吃螃蟹的机会……

放眼所及,细节满满

我手头的这副T1是黑色配色。耳塞本体面板呈腰圆形,上下两边平整,左右两侧为半圆弧。面板以铝合金拉丝抛光工艺处理,搭配黑色的底色,在有光线照射时呈现出纤细而绵密的质感。面板之上是一块圆形的触摸板,高出于面板大约2mm,佩戴盲操时比较容易找得到位置。尽管看起来整个腔体体积不小,但实际佩戴的效果倒是比较牢固,硕大的面板也没有影响佩戴的效果。另外,T1具备IPX4级防水认证,足以应对雨天出行或者运动健身这类场景的使用需要。

和塞子配套的电池仓外观同为黑色,由于要容纳下腰圆形腔体的缘故,这个电池仓显得比市面上其他常见品牌的TWS耳机电池仓要稍微长一些,高度与厚度倒是区别不大。电池仓以金属材质制成,表面以哑光细磨砂工艺打磨,顶部则别出心裁地覆盖了一层苏格兰Muirhead皮革,中间用皮热压工艺印制飞利浦的logo,柔软的手感和电池仓体形成了显著对比,但在观感上却颇为协调、雅致。

T1原装的配件种类不算很多,但在耳套方面给得完全不吝啬,包括6对不同尺寸的硅胶套以及3对Comply TS系列记忆海绵套。

应该说,T1的包装体积小、内容不复杂,整个开箱过程也没有很长。但围绕着T1本体,把玩的过程却是相当有意思。乍一看,T1的外观平平无奇;仔细看,才会发现它设计上各处细节的功夫。

无处不在的便利

在经历了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之后,如今的TWS耳机领域日趋注重耳机使用体验。实际使用T1两三周时间里,我不断挖掘出这副耳塞功能设计上的一些小心思。

在蓝牙连接方面,T1支持蓝牙5.2标准,能够支持LDAC、AAC、SBC等蓝牙协议。LDAC能够提供的蓝牙传输串流可达到96kHz/24bit,速度最高可达990kbps,基本满足HiFi音乐传输的需求;在我使用T1的这段时间内,除了在早晚高峰地铁上受到极少数几次干扰外,手机和T1的连接稳定性也保持得还算不错。不过T1暂时不支持高通旗下的aptX协议,这一局限性让人稍有些遗憾。

无论是发烧友还是普通用户,对于TWS耳机的降噪功能都会着重关注。在这个问题上,T1的表现基本合格。T1所采用的降噪方案为混合主动降噪技术,提供了降噪模式环境音模式自适应三大聆听模式。就实际使用体验而言,其最显著的作用在于把周遭的低频噪声,比如对于行人的脚步声、屋子里的电暖炉声,消除到比较轻微的响度。

家电小常识:洗衣机排水方式主要有下排水是利用水的压差将水直接从下排除,其结构简单,排水彻底,但必须要有地漏;上排水,常见于中高端滚筒洗衣机,利用抽水泵作业无需依赖地漏。

T1的左右两边触摸板各自有着不同的智能操控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左耳负责控制语音助手、右耳负责音乐播放/来电接听/降噪模式等功能的调节。值得称道的是,T1在触摸板操控指令设置上避开了把轻触一下对应到开启某一功能的操作上,减少了误触情况的发生。飞利浦官方还专门开发了一款APPPhilips Headphones,支持三大聆听模式下降噪程度控制、低音/清浊/强劲/高音EQ音效设置,并提供了触控板、穿戴传感器、侧听模式、多设备连接等功能的开关,操控非常直观。

而在续航方面,T1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撑个十来个小时问题不大,电池仓能够额外给一对耳塞提供大概两次满额充电的电量,比较能够适应长时间差旅的需要。

综合来看,T1的设计显得十分人性化。熟悉一件新的数码器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培养使用习惯的过程,而我在使用T1的过程中,可以说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门槛。

成熟的调音模式

耳机声音的塑造始于发声单元。T1采用一圈二铁二分频的单元结构,其中动圈单元为10mm钕制动圈,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动铁单元为娄氏RAN-62462双单元,这是一款参数指标不错的动铁单元,在频宽延展性上有优异的特性。

尽管我们在有线耳塞领域早已对圈铁复合单元相当熟悉,但在TWS耳机领域,大部分产品还是选择了单动圈或者纯动铁的配置,敢于运用圈铁复合单元结构并且声音能够调校出水准的器材还是屈指可数的。私以为这其中的难点在于,TWS这一方小小的腔体内容纳一套完整的声学系统已是不易,而复合单元不光对腔体设计、分频等声学技术要求更加苛刻,还牵涉到耳机供电、放大部分的设计思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时候就更加考验设计者的声学调校功底了。

当然,单元只是给了一个胚子,T1的声音究竟调校得如何,还需要听众耳听为实。

家电小常识:工业交换机的全称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简单来说也就是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因为这种产品使用的网络标准具有开放性良好应用性广泛的特点。

一圈二铁的配置带给T1最直接的先天优势,在于其声音的密度。不同于很多TWS耳机声音略显空洞、发虚的特性,T1声音能量感充盈,层次感也较为丰富,尤其是在中频段,恰到好处的密度让听者获得了更具立体化的听音体验。

充实的密度也坚实地支撑起了T1的听感——这副塞子抓耳的人声表现以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方式,令我一耳朵难忘。T1风格略带暖意,声音中有一定的音染,但并不过分,在增添了人声表现力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住了歌手音色的基本特点。

相比较而言,T1对于女声的表现力要比男声更强一些。我尝试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女声作品,发现T1的声线风格适应性非常强:华语女歌手作品如田馥甄《小幸运》,轻快的节奏里,歌手从轻盈的呢喃到副歌部分深深用情的倾泻,音色甜美无二,情绪却截然不同,而T1对于这种感情的微妙转变表达得十分透彻;日系女声曲目如原由子《花咲く旅路》(花开的旅途),主唱歌手纤细而清亮的嗓音带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伴唱的人声同样能从细微处扰动心弦,再加上钢琴、军鼓、吉他等丰富的伴奏,一曲下来,T1很轻易地就让听者沉醉其中;欧美女声如Gloria Gaynor《I Will Survive》,这首舞曲中歌手的嗓音气息深厚、韵味十足,在T1演绎下,即便舞曲的低频节奏敲打得较为厚重,也难以掩盖歌手十足的中气所带来的稳健唱腔……各种风格的女声,用T1听来都颇能吸引人,而不让人觉得违和。

在三频方面,T1大体上是一个偏中下盘的分布态势。但这不是说T1的低频的量很大,相反,T1有意识地对量感加以控制,在下潜深度、弹性方面则有所发挥;此外,低频出现时的位置比中高频更靠前,从而营造出不错的氛围感。中频的厚度保持得不错,在这一频段中,器乐或人声都有清晰的表达效果。高频称不上华丽,亮度也不高,胜在听感顺滑不刺耳,且保持着一定的延展性,在表现一些流行曲目中的弦乐solo时效果也还过得去。

但如果拿T1和两千元价位的有线HiFi耳塞对比的话,我认为其综合实力还是有距离的。但T1素质没有特别短板的维度,即使不出彩,也不至于拉后腿。其中,解析力是相对优秀的一项,T1对乐曲细节的把控能力较强,整段音频中的大小元素大体上都能还原到位,个别微弱的细节仔细听下来也可以分辨出来。声场横向纵向拉伸都不是特别开阔,但还是保持了较为规整的形态,没有明显的畸变。动态范围应对流行乐绰绰有余,对于古典音乐则在气势上有一些收敛。瞬态响应差强人意,强和弱的转换之间并不特别利索。

总的来说,T1的声音在TWS器材中属于明显靠前列的位置,但当下TWS耳机的调校依然无法在素质上与有线耳机媲美,T1更多的是将风格与听感一并纳入考虑的范畴。在音乐适应性方面,如前所述,我认为T1对流行人声曲目的演绎效果较为出色,尤其是演绎女歌手的作品时,略偏暖的声温之下,自然舒展中微带一丝甜美,在抓耳与耐听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相对来说,那些鸿篇巨制般的交响曲目则不算是T1所擅长的类别。最终,我们所听到的,则是一种风格讨喜又不失耐听度、综合素质四平八稳的声音。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T1的出现,可以说是作为一家老牌HiFi厂商的飞利浦关于商务范的一次独特诠释。

我使用T1这段时间,正是农历年底工作极其繁忙的时段,自己一直处于一种上班很吵闹、外勤跑断腿的状态。手上的这副T1,拥有质感不俗的用料外观,以及极其便捷省心的使用体验,带给我的,是一个隔绝纷扰的声音空间。处在这个宝贵的空间中,我发现HiFi的内核与商务的外衣可以结合得这么自然。

对我而言,我倒不太在乎这款售价达到两千元的TWS耳机是否实力非常出色,或者在哪种曲目的演绎上有所建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见到不少圈内品牌,在面对品质感这一命题时所交出的答卷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同时照顾到表与里的T1,称得上是完成度比较高的一件作品。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家电小常识:功率放大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高保证的还原音频信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