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囊肿:容易被误诊的常见病
作者:杏林帮官媒
文章转载自:脑医咨询
专家介绍:吕立权,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脑和脊髓肿瘤专家。
专业擅长: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备娴熟扎实的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功底,擅长脑和脊髓各类疾病的微创手术。
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包括:
(一)复杂脊柱脊髓疾病:利用显微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微创治疗椎管内肿瘤、骶管囊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血管畸形。
(二)颅内高难度、复杂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导航引导下内镜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听神经瘤切除术;岩斜区和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功能区胶质瘤、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颅眶沟通瘤等微创手术。
(三)复杂脑血管疾病:多发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四)颅脑创伤: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的微创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昏迷催醒、脑积水、颅骨缺损),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五)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骶管囊肿,或许你对这个疾病的名字有些陌生,然而它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5%~13.2%,大部分的患者根本没有症状。随着磁共振检查的普及,骶管囊肿的诊断率还会进一步增加。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吕立权指出,很多老百姓,甚至很多医生对骶管囊肿都缺乏正确的认识,骶管囊肿在临床中被延误诊治的情况时有发生。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骶管囊肿来袭
骶管囊肿是指位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本质为硬脊膜憩室或脊神经根袖的病理性扩张。正常情况下,骶管内走形的马尾神经被一层薄薄的束膜紧紧包绕,束膜下腔为潜在的腔隙,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由于先天发育或后天创伤、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使局部脑脊液在静水压力增高时出现单向流动,脑脊液流入到束膜下腔,而且流入的脑脊液多于流出的脑脊液,就会使得束膜下腔逐渐扩张,从而形成囊肿。
大部分骶管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囊肿体积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的马尾神经,导致神经根刺激或损害症状,骶管骨性结构也会被侵袭破坏。大约10%~20%的患者会出现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足外侧区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碍,称为症状性骶管囊肿。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腹痛、不孕症、腿痛趾动综合征等。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建议到医院进行腰骶椎磁共振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骶管囊肿。
个性化定制方案科学治疗骶管囊肿
对于无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对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或者症状不明显,但是囊肿巨大已突入盆腔者,需视病情轻重和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首先是保守治疗,对于刚出现症状不久,或者症状不严重,磁共振检查发现囊肿不大,直径小于1.5厘米,而且以前也没有治疗过的患者,建议先给予保守治疗,如口服抗炎止痛药、周围神经营养药和物理疗法,同时改变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
此外,对于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或者治疗不满意,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显微镜或内镜下利用微创通道行漏口封堵+囊腔填塞术正在被广泛应用。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症状缓解满意,神经损伤风险小,术后恢复快速。吕立权教授表示,骶管囊肿的治疗要考虑多个因素,根据患者病程、症状、囊肿大小、前期治疗反应以及患者自身意愿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式,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男同视频free radio #/bj/shiliao/30922.html-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我的机器人小学作文
前天晚上,我和舅舅去了天衢购物中心,我立即看中了一个机器人
-
当教育迎面撞上AI机器人教出一批“机器人”?
打开购物网站,它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推送商品
- AI英语 助孩子赢在起跑线!小墨机器验评测
- 机器人火遍世界:这6个英语名词助你认识赛事!
- 韩国的英文怎么写(韩国用英语怎么讲)
- 刚刚获得2亿元投资曾服务京东顺丰他用6年把公司变成“小巨人”
-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高端产品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