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机器人

“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在线举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在线举行

  据介绍,本次沙龙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科幻沙龙研习季”的“收官之战”,就科幻与机器人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出席沙龙并致开幕辞,期待与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沙龙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程林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在报告《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中指出,美国人的机器人想象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主题分别围绕上帝与恶魔、主宰与仆役、保卫者与反叛者展开。并且,美国机器人想象呈现出两个相互纠缠的维度,即“机器的人化”和“人的机器化”。与美国机器人想象三阶段对应,美国主流的科技观也发生过两次重要的转变。刘永谋教授同时强调,重视科技一直是美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面,技术发展也一直是美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湜珏珊以《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中的法国性》为题,梳理了从自动机(automaton)到人形机器人(android)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通过重要概念的提出、宗教与宫廷文化、机械制造的热潮、启蒙情感的需要和哲学话语的介入几个方面阐释了人形自动机在法国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面向。吴湜珏珊在报告中分享了“automate”和“android”两个核心概念的法国背景,举例介绍了从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教堂和宫廷中出现的自动装置,以及18世纪法国机械师沃康松引领的人形机器人制造热潮。她指出,这些精密复杂的人形自动机在技术与审美之外,通过其独特的机械设计,复制了18世纪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整个场景,总体而言,法国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知识体系都对人形自动机在欧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械的出现也影响了法国哲学话语重新认识宇宙的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林歆报告的题目为《从“Robot”鼻祖到人机关系:谈恰佩克》。捷克科幻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不仅为世界科幻贡献了“Robot”一词,还对后世科幻作品,乃至机器人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林歆回顾了这部剧中机器人从诞生到叛变的过程,深入解读了“Robot”这个词背后的人机关系内涵,指出恰佩克想通过本剧传递出的人机关系至少包括从“服务型机器vs仍具复数性的人”到“完美的理性机器vs完全异化的人”,再到“具备人性的机器vs化作神的人”三个阶段。林歆分析认为,恰佩克通过本剧暗示上述人机关系可以不断迭代,而人类则是上一个已灭绝高级文明的创造物。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王瑜在报告《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形象——以〈铁臂阿童木〉为入口》中围绕日本人形机器人动漫的鼻祖《铁臂阿童木》(1963)展开探讨,指出阿童木的形象孕育于日本战后独特的科技与历史语境,作品中展现的人机关系常在两种情境间游离,表现出不确定性:一方面将赋予机器人,赞同人机平等;另一方面仍将机器人看作人类的所有物,认为其存在是为了增益人类的幸福。王瑜认为,这种不确定性缘于《铁臂阿童木》中机器人形象的二重性,它既是技术的表象,也是他种族、他物种等他者的隐喻,而阿童木的构想虽源自对科学技术的崇尚,但作品中描绘的机器人形象更多地投射出了战后日本社会基于战争和战败经验产生的集体意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程林在报告《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中指出,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和社交领域,其文化内涵愈发值得重视。他的报告着力探讨了人类文化范畴内的机器人文化,因为这种机器人文化重视机器人固有的人文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人机关系,也与当今机器人应用实践息息相关。程林认为,东西方机器人文化差异明显,德国(欧美)和日本分别形成了焦虑型与愿景式机器人文化,这与其宗教人伦和科幻文化紧密相关;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的讨论,有助于反观人性和人类文化,要求机器人伦理讨论需有跨文化视角,也可为中国机器人文化的构建带来启发;不同于欧美或日本机器人文化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即折衷、务实、积极且强调人机协存的“中国机器人文化”正在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小平、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江晖对上述发言做点评。陈小平首先肯定了上述报告的理论价值,并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程学的角度补充了他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机器人的科学理解以及机器人科学人文想象的思考。他表示,机器人文化在各个国家的大众和技术研究人员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而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对人类的)功能模仿和原理模拟两种类型。原理模拟的科学可能性和伦理可接受性将受到更大关注,但预期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功能模仿,这可能导致机器人(和AI)成为人与物之外的“第三种存在物”,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江晖结合五位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机器人人文研究近年在内容深化和跨学科领域拓展方面成果显著,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她强调了对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模式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和纵向的历史视角与横向的跨文化视角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将机器人文化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下技术文明建构、用中国智慧引领兼具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使命。

  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世界科幻动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语奇幻和科幻文学师生共研项目团队协办。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近两百名师生的参与。本次沙龙就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这一前沿议题进行的跨学科、跨国界的深入探讨,为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也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机器人在线 官网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