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原标题: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原标题: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北京时间10月18日),MegaBots公司的重型机器人Eagle Prime,以及来自日本水道桥重工公司的Kuratas之间的对战,在酝酿了两年之后终于开打。虽然Kuratas不敌Eagle Prime输掉了比赛,战斗过程十分尴尬,不过对于全球数以万计的机器人迷来说,能够看到世界上第一场“巨型机器人”战斗,也是非常值了。
实际上,巨型机器人这种文化,最早是源于日本动漫行业。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文化产品中并不能塑造所谓的“战争英雄”,于是很多日本文化行业从业者另辟蹊径,用变身(《月光假面》)、外星人(《奥特曼》)、怪兽(《哥斯拉》)等新颖的文化内容来“守护和平”。巨型机器人动漫类作品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风靡全球。
ACGx盘点了9部颇有看点的巨型机器人动漫作品,这9部作品也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巨型机器人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理解巨型机器人文化的魅力有很大的帮助。
受到手塚治虫的SF漫画《大都会》影响,1958年刚刚出道的横山光辉创作了一部名为《铁人28号》的巨型机器人漫画,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形象地接触到巨型机器人在视觉上所带来的震撼。后来,《铁人28号》还分别推出了广播剧(1959年)、线年)、黑白TV动画片(1963年),被很多人视为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始祖。
《铁人28号》讲述的是在二战之后,一个巨型的机器人突然降临日本东京并大肆破坏,少年侦探金田正太郎成为了巨型机器人28号的操控者,并通过遥控器与这个身高10.2米、体重31吨的机器人并肩作战,最终拯救了地球,守护了人类。
对于当时的很多日本民众来说,《铁人28号》这部作品的出现,让他们从二战战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逐渐树立起了对文化以及科技方面的自信,由此开启了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创作浪潮。后来在横山光辉家乡神户市的一座公园内,当地政府设立起了一座高15.6米的“铁人28号纪念像”,以此来纪念这部伟大机器人动画所作出的贡献。
如果说《铁人28号》开创了巨型机器人动画先河的线年创作的漫画《魔神Z》就是载人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始祖了。
在DYNAMIC与东映动画的共同企划的推动下,《魔神Z》这部以动画化为目标而创作的漫画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除了史无前例可搭乘的设定之外,浑身上下覆盖无坚不摧“超合金Z”的主角机体“魔神Z”,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系机器人,而《魔神Z》及其续作《大魔神》、《UFO魔神古连泰沙》所展现出来的热血、勇气、正义等内容,也对后来绝大部分机甲类动画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不少中国的ACG爱好者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到《魔神Z》或许就是通过BANPRESTO(眼镜厂)出品的《超级机器战》系列游戏。而像2013年华纳兄弟出品的《环太平洋》中危险流浪者号贼鸥所采用的招式“ElbowRocket”(国内翻译为“天马流星拳”),其实也正是来源于“魔神Z”的招牌武器“铁甲飞拳”。
继《魔神Z》大获成功之后,其作者永井豪与他曾经的助手、后来自立门户成为一名漫画家的石川贤,在1974年共同创作了一部名为《盖塔机器人》的作品,开创了合体变形机器人的先河。迄今为止,该作品推出了累计4部漫画、3部TV动画、3部OVA、3部剧场版,以及大量的衍生品。
在中国地区,《魔神Z》又被译为《三一万能侠》。顾名思义,这部动画讲述的就是三名来自浅间学园的高中生流龙马、神隼人和巴武藏,分别驾驶三台名为飞鹰号、猎豹号和巨熊号的战机,通过合体变形,变成飞天、钻地、潜海三种形态的巨型机器人,并以此拯救世界的故事。
不过虽然《盖塔机器人》所开创的合体概念十分新颖,在当时的日本动漫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然而由于三台机器人合体的过程极其不合理,让不少小朋友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大为困惑,并由此催生出了机器人动画及其衍生玩具的一条准则——动画里怎么演,玩具就怎么变。
为了弥补《盖塔机器人》存在的缺憾,永井豪与安达矢在1975年10月,推出了一部名为《钢铁吉克》的作品。通过机器人身体内的磁铁构造,玩具可以方便地组装、合体、换装,由此便成功打开了机器人衍生玩具的市场。
在日本科幻作品中,诞生于1979年的《机动战士高达》,不仅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动画作品,同时也是整个日本动画行业中商业化最庞大的的系列动画。
《机动战士高达》的作品众多且庞大,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U.C.”以及“非U.C.”两个大类,其中前者拥有同一个世界观,而后者则各自独立,该系列动画在1979年诞生,并由富野由悠季导演的首部作品,即很多机器人迷熟知的《机动战士高达 U.C.0079》,这也是开创“真实系机器人”市场的性作品。
不过,由于《机动战士高达 U.C.0079》存在大量借助战争来反思战争的深层内容,于是在当时造成了收视率不振的情况,这部作品也曾遭遇腰斩,将原定的52集动画削减为了43集。然而由于玩具销量开始逐渐上升,万代决定继续投资让SUNRISE制作高达系列动画,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
截止到2017年8月,《机动战士高达》系列周边仅拼装模型(GUNPLA)一项就已经卖出了4.73亿个。而在万代公布的2016财报中,《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为万代贡献了11.98%的销售额,这部经典巨型机器人动画已然万代旗下最赚钱的IP。
“六神合体的雷霆王~呜呜呜呜~”相信当我们提起《六神合体》时,很多中国的70、80、90后都会在脑中回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六神合体》改编自横山光辉推出的机器人漫画《MARS》。由于原作漫画是在冷战期间创作,所以其中有大量的深刻的内容导致难以商业化,于是经过横山光辉同意后,东京MOVIE新社在1981年推出了全新的动画片《六神合体》,并在内容方面作出了大幅的改动。
不过,由于动画版的《六神合体》战斗场面过少人物偏于美型,这部动画在受到男性观众冷落的同时却意外收获了日本不少女性观众的喜爱,甚至动画中的角色玛古死在地球上后,有媒体趁机举办了一场预定人数为200人的“追悼会”,吸引了4000多人应募。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的巨型机器人动漫作品发展的高速期,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波优秀的机器人玩具产品。
1983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推出了两种名为DIACLONE、MICROMAN的可变形机器人玩具,并在美国市场获得了空前好评。1984年,美国孩之宝公司与TAKARA公司达成协议,不仅取得了研发美版变形玩具的许可,也开始推出名为《变形金刚》的动画、漫画作品,很快成为了美国当时人气最高的动漫IP,也为后来2007年的真人电影化打下了基础。
相比起当时日本主流机器人动画,《变形金刚》不仅将这些巨型机器人塑造成了来自塞伯坦星的外星人,还将其中代表正义的汽车人,尤其是擎天柱塑造成了一个类似于“美国队长”那样正直、博爱、善良、亲和,且具有普世价值观的角色。
1988年,《变形金刚》正式在上海电视台播放,中国当时的青少年才在电视上第一次接触到了汽车人的魅力。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变形金刚》这个IP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从线》开始出现的大量中国元素也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提到巨型机器人动画,就不得不提到90年代初进入中国的《太空堡垒》。
1985年,美国金和声公司将三部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从新编辑在一起,制作成了一部85集的长篇TV动画《太空堡垒》。在那个时期,由于美国电视台对动画篇幅长度有所要求,所以美国公司在进口日本动画时都采取了把几部动画糅合在一起的做法,除了《太空堡垒》之外,像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战神金刚》,也是把日本《百兽王》、《机甲舰队》合并改编而成的TV动画。
在金和声公司推出《太空堡垒》之后,他们又自行制作了续集故事以及相关周边,将这个IP进行进一步开发,甚至还在近两年爆出有推出真人电影的计划。然而由于版权方面的遗留问题,金和声公司与日本版权方龙之子在过去三十年的过程中其实纠纷不断,直到2016年,双方才以将于2021年3月21日由日方收回权利达成和解。
在上世界80年代末,一位名叫结城正美的年轻漫画家推出了一部名为《机动》的作品。而在90年代初,辽宁电视台也曾引进过《机动》的动画作品,同样属于不少80、90后的“童年记忆系列”。
由于受到《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影响,结城正美在最初其实是想创作一部架空宇宙科幻题材的企划,但这个想法在经过不断完善和构思之后,却逐渐变为了主人公驾驶机器人打击犯罪的故事。1986年在友人的帮助下,《机动》这部故事发生在架空近未来时代的科幻作品,终于被万代投资,并决定以OVA动画+漫画这样多媒体多平台的方式进行IP操作。
相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巨型机器人动漫作品,《机动》将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机器巨人平民化,并采用“全景式、多视角”这种非常少见的方式进行人物描绘,可谓是比较另类的动漫作品。实际上在那个时期,由于日本关于巨型机器人的动漫作品实在太多,创作者必须作出创新才能取得内容、市场方面的突破。除了《机动》之外,同样是1988年由GAINAX创作的《飞跃巅峰》,也因首次将美少女作为主角机体驾驶员的设定,成为了不少ACG爱好者心中的“神作”。
1995年10月,由庵野秀明导演、龙之子与GAINAX共同制作的科幻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在日本播出,由此成为了继《机动战士高达》、《宇宙战舰大和号》之后,日本科幻动画界第三部里程碑式的动画作品,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内地。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世纪福音战士》中出现的“机体”其实应该属于“生物”而非“机械”,但倘若我们从内容结构设定上来看,这部动画作品依然是日本巨型机器人动画的延续。
在日本,曾经引发了“社会现象”的《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地位非常高。在阪神大地震、破裂、奥姆真理教等一系列社会事件之后,乐观主义在日本社会渐渐消退,而《新世纪福音战士》又恰好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来审视日本青年人心中的烦恼,不仅扭转了“宫崎勤事件”对日本动漫界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同时也一改动画都是孩子看的社会固有印象。
可以说,从《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出现,让巨型机器人动画从简单的商业的层面,进一步提升到了艺术和思想的高度。虽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动漫行业也诞生了《天元突破》、《创圣大天使》这样的优秀巨型机器人动画作品,但《新世纪福音战士》在艺术成就上仍然很难被后来人所超越。
当我们从新审视巨型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时,就不难发现这种独特的科幻动画题材,其实也是经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商业走向艺术的过程。正如此次Eagle Prime与Kuratas之间的对决一样,巨型机器人文化未来的发展,也将随着人类在文化、科技方面的不断发展,进入到全新的领域中去。
- 标签:机器人 动画片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原标题: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品的发展史 原标题:这9部经典动画,其实就是巨型机器人作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北…
-
推荐五部关于机器人的高分电影!充满科技感的设定让你大饱眼福
公元2035年,是人和机器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智能机器人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逐渐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由于机器人“三…
- 10部“机器人电影”:第三部终结了《流浪地球》单日冠军之旅
- 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主要面向核工业等相关领域应用需求
- 解析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 揭秘!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
- 记忆中收藏的经典: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机器人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