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扫地机

清洁、对话、带娃扫地机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清洁、对话、带娃扫地机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去年科沃斯举办的一场新品发布会上,科沃斯机器人CEO宣布“科沃斯开启了家用服务机器人的 3.0 时代”,即机器人在功能性、智能性、交互性三方面进行了升级;今年3月,科沃斯又带来一款重磅新品沁宝Z1空气净化器机器人,除开净化空气外,它还可以做到人机交互、视频管家与对讲功能,完全能满足用户在线撸猫、带娃的需求。

  但回顾以往,扫地机器人因扫不干净地、到处乱跑等问题曾被市场调侃为“人工智障”。如今家用机器人步入3.0时代,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但家用机器人真能做好“家庭保姆”的身份?

  它外形就如同人一样,能说会跳,还可能会飞,有各种超能力,一不小心就拯救了世界,或者与人类来一场恋爱。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市面上可用于生活的机器人,大多只能帮助人清洁卫生、交互谈心等,根本没有那种会超能力拯救世界的机器人。

  实际一点,用于日常生活的机器人外形虽与人不同,但功能还是精准强大。有为洗碗、拖地、扫地家务活诞生出的洗碗机、扫地拖地机,还有商场内用于导航的机器人,或小区内送快递的无人配送机器人。要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Elektro,它也只能简单模仿人类行走、说话等动作,完全无法用于交谈或者干家务活。

  何为3.0时代?科沃斯机器人CEO钱程曾表示,“认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迭代要从三个维度来看,也就是功能性、智能性和交互性。”

  1.0时代,主要的解决大家轻松清洁家具卫生的问题,具体到扫地机器人行业,iRobot推出的第一代完整的扫地机器人Roomba,开启了1.0扫地机器人时代。

  2.0时代,是在解决人们家务活的刚性需求后,全方位地提升了机器产品功能。比如产品可以将“扫地+拖地”一起,市面上开始出现视觉和激光的全局规划导航技术,以及多种避障解决方案。

  例如科沃斯的地宝X1系列,除开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同时搭载自动驾驶级别的地平线高算力AI芯片以及RGB传感器,精准的定位与识别功能将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地图体验直接带入了三维时代。

  这样看来,如今的家用机器人都装上了“大脑”、“眼睛”、“嘴”,但这真的能做到与人交互畅通无阻?

  在iRobot带来第一款扫地机器人后,这类摆脱操作者的清洁机器人热议就不断;但由于当时品牌们技术还未成熟,产品在清扫的过程中也确实会经常出现随意乱跑,无法清理桌面墙角或被电线缠绕等问题,扫地机因此被冠以“人工智障”的标签。

  如今行业进入3.0时代,产品功能性、智能性与交互性三大方面的升级,实则打破了这个标签。加上“懒人经济”的强需求,家用机器人的功能不断细分化,行业又将迎来新一波浪潮。

  好比扫地机市场,价值进一步得到释放。据中怡康中国零售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超百亿,已到达108亿元,同比增长22.2%,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零售额占全球市场32%,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说到扫地机行业,被誉为“扫地机器人第一股”科沃斯又是绕不开的,回顾近几年这家公司的业绩、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堪称优异。

  业绩表现上,营收与净利润迎来了双丰收。财报显示,2021年科沃斯营收达到130.86亿元,同比增长80.9%;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大增213.51%;综合毛利率达到51.41%,较去年同期增加8.5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放眼整个家电或科技行业,由于疫情不确定性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都陷入了增速放缓或亏损的状况。科沃斯能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利润连续两年翻倍增长,毛利率不降反升,实力有目共睹。

  财报显示,2018年2021年,科沃斯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05亿元、2.77亿元和3.38亿元、5.49亿元,逐年在加大投入力度。这两年科沃斯也给市面上带来诸多技术创新的新产品,扫地机器人地宝X1系列,今年发布的沁宝Z1等,将智能语音交互与AI视频管家等核心技术引入空气净化领域。

  目前科沃斯技术专利在业内也是领先,仅2021年其新增专利申请432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242项;截至2021年末,科沃斯合计获得授权专利1202项,其中发明专利387项。

  另外在供应链渠道建设方面,科沃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产业链和智能制造核心能力,发展出了成熟的电机、电池、核心配件等自主产业链;在“供应链为王”的年代下,科沃斯选择自建供应链与加大研发的投入,势必营造出自身更强劲产品竞争力。

  只是技术创新、供应链自建、产品上市,最终都离不开落地这一环节,这考验的是一家技术研发型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比较难落地的商用领域,科沃斯推出了扫洗一体的商用清洁机器人“程犀”,覆盖自主建图、自主乘梯、AI识别等核心能力。另外科沃斯还在激光雷达上有技术沉淀,推出了智能传感器品牌“氪见”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扫地机行业普及率的问题。中怡康中国零售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仅4%-6%,远低于美国的13%。这意味着头部企业仍需技术创新打造更多好产品来普及市场,中小企业玩家也有更大机会可做技术创新来参与这场市场份额争夺战。

  从需求角度来说,机器人被研制出来,除开满足人们对未来科技感的臆想,还有代替人劳作或者与人产生情感交互等功能体验。每一家机器人研制企业也都有着“全屋机器人化”这个终极目标。

  科沃斯服务机器人全球产品副总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两个产品不能称之为一个时代,只有一系列的产品在一个场景里产生共性才能称之为3.0时代。”

  3.0时代都需要系列产品在同一场景中产生共性,然而目前能实现全屋智能化的前提是用户需要购买同一厂商的产品,因为跨品牌间的智能产品交互上还存在割裂的现象。这样看来,比智能产品多了行动能力、建图导航能力和避障能力的家用机器人,要实现机器人产品的同一场景布局更难。

  首先,就是教育普及率的问题。目前了解家用机器人及体验感的大多是学历较高、受教育程度较好的年轻人,但这部分群体购买力有限且储蓄不多;有储蓄的中老年人未受到相应教育,且接触产品的渠道也有限。

  其次是技术迭代难,加上全球缺芯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问题。要实现全屋机器人智能化,不单要研制出更多像科沃斯地宝X1系列这类引领时代的产品,还得形成产品间的互联互通。目前在智能家居互联方向,我国都未有成熟的落地场景及产品技术。可见全屋机器人化这个目标更需要时间来贯彻。

  而比技术迭代更早到来的问题,是全球缺芯问题。缺芯问题如今已席卷了手机、自动驾驶汽车等各个行业,家用机器人行业亦是如此。毕竟扫地机、空气进化机器人均需要激光雷达的主控芯片、底盘控制芯片、Wi-Fi芯片等多种芯片来协同驱动。

  这直接导致的是原材料上涨,企业研制成本的上涨。科沃斯集团董事长钱东奇曾表示:“缺芯问题,可能未来一到两年都会存在。”另外石头科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透露,“2021年上半年,市场芯片价格上涨近10倍。”

  原材料上涨推动的又是产品价格全面涨价潮。以扫地机行业为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扫地机线元。涨价的势头今年仍在继续。今年1月,扫地机均价为2859元,同比提升超过60%。

  产品提价对企业而言又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客单价的上涨能提升企业的毛利率;但坏处是整个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致使消费者情绪低迷或不买账,本身扫地机行业的普及率就偏低。

  然而这种趋势却能加速行业“优胜劣汰”的步伐,淘汰部分技术与产品价格体系均不成熟的中小企业,利于部分持续创新为市场带来真正智能机器人的大企业。毕竟在“懒人经济”盛行的年代下,“年轻人不是没钱买不起贵的产品,而是怕花钱买了一个智障玩意”。

  最后回归到家用机器人行业来看,家用机器人正摆脱“人工智障”标签,迈向“人工智能”,但距离“全屋机器人智能化”这个目标还十分遥远。目前科沃斯在内的龙头企业们需要做的,则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升级,重视产品体验感与售后感,为消费者带来真正靠谱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