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孟晚舟案再次恢复听证会 当地时间11月16日

原标题:孟晚舟案加方关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中方回应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再次举行孟晚舟案听证会,涉嫌把孟晚舟电子设备密码提供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加拿大皇家骑警退休警官BenChang拒

原标题:孟晚舟案加方关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 中方回应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再次举行孟晚舟案听证会,涉嫌把孟晚舟电子设备密码提供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加拿大皇家骑警退休警官Ben Chang拒绝出庭作证。

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赵立坚回应称,我们注意到了有关的报道。

加方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只会让更多人心生疑虑,同时更加清醒得看清楚孟晚舟事件的政治本质。

“我想问一下,那些到处嚷嚷所谓‘胁迫外交’的加拿大政客,他们为什么对孟晚舟事件中不断出现的疑点一直装聋作哑,欺骗误导加拿大民众?”赵立坚反问。

他表示,无论加方如何竭力隐瞒事实真相,如何竭力误导舆论,都无法摆脱他们自己的责任。

我们再次敦促加方同中方相向而行,采取措施纠正错误,立即妥善解决孟晚舟事件,为中加关系重回正轨作出切实努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孟晚舟再次进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她在开庭后听取对其引渡案中,加拿大执法部门涉嫌滥用司法程序的交叉询问。

报道指出,已经接受交叉询问的两个证人在法庭上分别承认,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错误或者过失。

其中,来自加拿大联邦警察的叶姓警官承认他在获得法官签署逮捕令的过程中,存在提供不实信息的错误。

而来自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司各特·柯克兰则承认,他将孟晚舟的手机密码写在一张纸条上,使得警方可以由此获得密码,是他的工作过失。

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据悉,孟晚舟引渡案的审理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对她的引渡和逮捕是否滥用了司法程序。

在这里面又有三个分支,分别是美方提出的引渡要求是否出于政治利益需要,加拿大执法部门在逮捕孟晚舟的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不合法的手段或者侵犯了她的宪章权利,美方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

交叉询问属于其中的第二分支。

针对孟晚舟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明确指出,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严重政治事件,充分暴露了美蓄意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和华为公司的政治图谋,加拿大扮演了美方帮凶的角色。

中国政府维护本国公民和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敦促加方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孟晚舟庭审日记丨涉案关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 欲盖弥彰还是不打自招?温哥华当地时间11月16日,孟晚舟引渡案对证人的交叉询问继续进行。

当天出庭作证的包括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官员布莱斯·麦克雷(Bryce McRae)和萨基特·狄隆(Sajit Dhillon)。

尽管当日有两位证人出庭,但是真正引起媒体关注的反而是没有出庭作证的一个人,这就是加拿大联邦警察的一位张姓(音译,英文名为Ben Change)高级警长(Staff Sergeant),《环球邮报》等加拿大主流媒体以这名高级警长的缺席庭审为标题,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加拿大环球邮报11月16日报道标题《逮捕孟晚舟的关键证人不会在引渡案中作证》根据《环球邮报》与多家加拿大媒体的报道,这名缺席的张姓警官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他参与了逮捕孟晚舟的全过程。

而他的缺席将会为庭审的推进造成巨大影响。

目前加拿大媒体针对这名警官披露的细节中还包括,他曾经把孟晚舟的电子设备信息(包括手机、电脑设备序列号等)发送给美国联邦调查局。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这名张姓警官出席庭审,律师可以围绕两个重要事实进行提问: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提问一:张姓警长是如何获得这些电子设备信息的?从此前的听证过程中,边境服务局的工作人员司各特·柯克兰(Scott Kirkland)承认,是他把孟晚舟的手机密码写在了纸条上,但他否认自己故意给了警方,因为那样做违法。

然而事实上,张姓警长所在的联邦警察方面获得了孟晚舟的电子设备信息。

而在实际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从边境服务局到加拿大联邦警察,二者是如何勾连的,加拿大联邦警察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作为实际参与了逮捕孟晚舟全程的这名警察,理应了解其中的细节。

此外,孟晚舟电子设备的信息究竟是边境服务局有意泄漏的,还是加拿大警方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亦或者双方勾结在一起作案?以及美国方面是否介入施压......要解决这些后续的疑问,张姓警长的证言非常关键。

提问二:为何证据显示,张姓警长将孟晚舟电子设备的信息交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另一方面,尽管张姓警长并不承认是他把孟晚舟电子设备的信息交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

然而,从他的同事范德尔·格拉夫(Vander Graaf )当时的工作笔记中,却存在与此事相关的记载。

而且,还有一封邮件也可以证明,张姓警长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撒谎。

上图是2019年4月23日一封抄送张姓警长的电子邮件,主题是协助美国联邦调查局办理孟晚舟案,内容则是孟晚舟电子设备的信息,包括手机SIM卡号、电子设备系列号等等。

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然而,这位张姓警长在2019年10月3日所做的书面证言显示:“我从未通过我的联系途径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提供过(孟晚舟的电子设备的)厂家、型号或序列号的信息”。

而由于其作出的证言与事实矛盾,这份证言很可能将成为伪证。

此外,加拿大多家媒体发现,这名张姓警长在办完这个案件之后,就在2019年6月份申请提前退休,并在退休前删除了多封邮件。

至于为何他拒绝出席作证,相关的司法人士称,这是他避免陷入两难境地的最佳选择:如果出庭作证,他就要继续否认自己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提供过孟晚舟的电子设备信息。

从目前掌握的证据上看,这显然会构成“伪证”。

因为辩方律师可以拿出证据让他无法自圆其说,继而他将为此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他的拒绝出庭实质上既是无奈的“不打自招”,也是试图掩盖事实的“欲盖弥彰”。

尽管现有证据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即加拿大警方实质上泄露了孟晚舟的相关信息,但对这位张姓警官而言,无论是“欲盖弥彰”还是“不打自招”,拒绝出庭至少可以避免晚节不保。

而加拿大警方也可以长舒一口气,继续当鸵鸟。

孟晚舟庭审日记丨难以自圆其说的盘查和被删除的邮件温哥华当地时间11月17日,孟晚舟引渡案的第四位证人——来自加拿大边境管理局的官员桑基特·迪伦在法庭上接受了检方律师和辩方律师的交叉询问。

这位证人的交叉询问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他作为边境管理局的官员,为什么要问孟晚舟有关华为公司在伊朗开展业务的事?这个问题与他的工作职责——移民检查毫无关系。

第二,迪伦在2018年11月30日,也就是逮捕孟晚舟的前一晚,收到了来自上级的一封电子邮件,是关于逮捕孟晚舟的。

他在第二天就删除了这封邮件,这又是为什么?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迪伦对于他盘问华为公司在伊朗开展业务的解释是,他在孟晚舟搭乘的航班降落之前,仅仅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了有关华为公司的信息,于是由此认定,华为公司和孟晚舟本人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为此,他还向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汇报了此事。

他得到的回答是,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回复说对此不感兴趣。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盘问孟晚舟有关伊朗的问题。

孟晚舟在2018年12月1日遭到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盘查这段证言漏洞颇多。

首先,加拿大并没有对伊朗实施制裁,那么显然,华为公司在伊朗开展业务,对加拿大政府而言,都属正常。

也就是说,无论孟晚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对加拿大官员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那么,这位官员究竟是基于哪个国家的立场作出了华为和孟晚舟对加拿大构成安全威胁的判断呢?其次,迪伦作为政府官员,仅凭网上的一些信息就认定一家跨国公司及其高管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不仅非常草率,而且不是他的工作范畴。

最后,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已经明确表示,对迪伦的担心不感兴趣。

那么,他为什么要坚持自己从网络上看到的信息呢?如果是美国官员来问这个问题就显得正常了,因为美国对伊朗进行了制裁,而且正在打压华为。

但是美国苦于缺乏证据,需要收集证据。

不难看出,迪伦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在为加拿大政府问,而是在为美国政府问。

再来看迪伦删除的那封邮件。

迪伦承认,他在2018年11月30日,也就是逮捕孟晚舟的前一晚,收到了来自上级的一封电子邮件,是关于逮捕孟晚舟的。

他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1日9:30那个神秘的会议前删除了这封邮件。

迪伦对此的解释是,他经常删除邮件。

不过,他在庭上也承认,自己事先知道这个案件事关重大,孟晚舟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中方回应孟晚舟案关键证人拒出庭迪伦在工作笔记上标记了孟晚舟的个人信息,显然知道孟是重要人物这段证言有明显的矛盾之处。

首先,迪伦收到的是来自上级的工作邮件,这个邮件的内容涉及到第二天的工作内容。

正常来说,在第二天的工作完成之前,应该保留这个邮件备查。

那么,他为什么在第二天的工作开始前就删除一封涉及当天工作的邮件?其次,迪伦既然事先知道自己要处理的是一个重大案件,也涉及重要人物,那么这封电子邮件显然就是一个重要的凭证。

根据加拿大边境执法局执法手册的明文规定,对于引人关注的案件,应该对案件处理过程进行记录。

迪伦却表示,自己从未读过这个执法手册。

我们能相信一位边境执法局的官员从未读过边境执法手册吗?这就像一位法官声称自己从未读过法律条文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官员声称自己随手删除了那封邮件,那么,他为什么不是把当天的所有邮件都删除,却偏偏删除了这个重要的邮件?人们有理由怀疑,这封电子邮件中有不可大白于天下的内容,删除这封和此案密切相关的工作邮件,是想掩盖什么重大隐情。

(总台记者 张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