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故居 来时不似人间世
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五岁左右的吴承恩谋取功名的一番抱负还是没有实现。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榜,一律由学政(主持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员)将他姓名报送朝廷,听候适当安排,叫做“入贡”。于是,吴承恩成了一名岁贡生,到京城
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五岁左右的吴承恩谋取功名的一番抱负还是没有实现。
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榜,一律由学政(主持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员)将他姓名报送朝廷,听候适当安排,叫做“入贡”。
于是,吴承恩成了一名岁贡生,到京城听候朝廷授职或者安排其它的出路。
在北京等候了两个多月的吴承恩,结果大失所望,他没有得到官职,却被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
此后十多年,直到吴承恩五十九岁的时候,他一直在南京国子监肄业。
到六十岁左右,吴承恩才得了个长兴县丞(正八品)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副县长。
因吴承恩生来刚正不阿,当然不适应黑暗时代官场的那一套,仅仅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县丞,就大大惹恼了上司,被诬陷为“贪污受贿”而革职拘禁。
不久案情大白,得以释放。
后来,朝廷补授吴承恩为荆府纪善(荆王府,位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亦为李时珍故里),为秩正八品官。
在荆王府里当教师。
时间不长,因年老有病,吴承恩便辞官回家。
回家后,吴承恩潜心整理文稿和著述,终于写成了惊世骇俗的文学名著《西游记》。
这是吴承恩的棺材半截前档板,上面刻着“荆府纪善”。
正是这块棺木板的发现,才使我们得以知晓吴承恩墓地,发现吴承恩的遗骨和遗物,从而确定许多结论。
说起这块棺木的发现,还有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故事:1974年12月,几个农民私自挖掘无主坟茔想取棺材板卖钱。
偶然间挖到吴承恩及其妻妾共三人棺材,当时并不知道是吴承恩的棺木。
结果棺木被生产大队没收转卖给马甸中学,准备改做学校门窗。
当时做门窗的木匠姓吴,当他改做到棺材横档板时,发现板上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灵柩”等十个字,这时现场有人开玩笑说:“吴师傅,这具棺材的主人说不准还是你的祖上呢!”吴师傅心里一动,就留下了横板的上半部分,这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刻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木板。
“纪善”为明王府的属官,正八品,为明代的独设官职。
据考证此墓为明代墓,而明代淮安人任“纪善”一职的有四个人,其余3人任的是别的王府的“纪善”,唯吴承恩于长兴解任后有“荆府纪善”之补。
况且墓主姓吴,号称过“射阳山人”,符合这些条件的明代的淮安人只有吴承恩一人,那么这座墓的主人不是吴承恩还能是谁呢?如果说吴承恩是生不逢时的话,那么他的棺木再见天日也没有碰上一个好时辰。
1974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内乱后期,保护文物往往是一种“罪过”,所以普通群众关于保护文物的政策观念和有关知识都很薄弱。
由于棺木没有直接写吴承恩的名字,了解掘墓情况的人,不懂得它的历史价值,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又不了解这一具体情况,致使许多劫后余生的重要文物惨遭损失,真让人扼腕叹息不已。
这是吴承恩编辑的词集《花草新编》的影印件。
这一合墓志铭是吴承恩为他的儿女亲家沈坤的父母书撰的墓志铭。
东厢房:这幅拓片是一幅关于竹子的图画,很别致。
请大家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对了,其实这是一幅竹叶诗画,竹叶诗画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这幅竹叶诗画是为纪念吴承恩,由我区几位书画爱好者,借用宋代诗人吴琚的诗来描述吴承恩故居的。
大家有没有看出诗的详细内容?诗的内容是:“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音玄)在北桥西。
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可见吴承恩故居环境的清新秀丽。
- 标签:
- 编辑:田佳
- 相关文章
-
一丝不苟的拼音 见世叔一丝不苟
【成语】一丝不苟【全拼】:yīsībùgǒu【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
-
唐山人在北京 但是唐山也不差呀
我会留在唐山,只为家乡的日益繁荣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把毕生奉献给唐山,何尝不是一种美事?!廖言文2021-05-2305:10:12我已经在北京快3…
- 史前文明 留下了许多土著传说
- 三国杀sp吕蒙 任一角色的回合开始前
- atp是什么 而其含量几乎十分稳定
- 八个字的歌名疯狂猜歌 陪你到世界的终结6
- s4肉天赋 2点附魔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