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余光中和李敖 大海的不同面貌

谢谢邀请,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

谢谢邀请 ,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李敖除研究、写作、教学外,还积极从事公开演讲、时事评论等,并曾当选台湾民意代表。

李敖反对“台独”,支持两岸统一,其主要著作包括《李敖大全集》《李敖回忆录》《北京法源寺》等。

余光中:作文失败,做人成功。

(靠那些文艺花蝴蝶互相吹捧而走红),李敖:文如其人,相得益彰。

从来没听说过!余光中是个谄媚政府的软骨文人,怎能和反抗权威的李敖来相提并论!世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此起彼伏,外人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有时根本也说不出究竟孰对孰错。

透过那些表面的嚷嚷声,倒可以瞥见当事人不同的境界和心态。

魏丹飞2020-12-21 10:08:56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

他的那首《乡愁》勾起了居住在台湾的大陆人的思乡之情,也让海峡对岸的大陆人潸然泪下。

这首诗被收入了大陆的教科书。

李敖瞧不起余光中,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没有被收入大陆的教科书,而是因为两人有过节。

这里按下不表,不然就跑题了。

李敖的作品比余光中多。

李敖啥都写,无所不能。

至于他俩谁的影响大,我觉得应该是李敖。

首先,如今不再是诗歌当道的时代,写诗的人不饿死就不错了。

余光中的《乡愁》被人提起,要么是他去世时,要么是中秋团圆之日,平时没人会记得它。

而李敖就不同了,他是一个善于制造新闻的人,隔三差五他就会成为话题人物。

他的书在大陆一直卖得不错。

其次,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李敖差点在莫言之前中大奖。

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话剧。

许多年轻人知道李敖就是从这本书或者这件事开始的。

写诗的余光中自然不会有这待遇。

第三,余光中的作品多数只具有现实意义,时过境迁,其魅力会减退,或者彻底消失,而李敖的作品则不同。

五十年后翻开看,依然具有可读性。

当然,不是全部。

李敖很多文章也是垃圾。

我指的是他的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

我是作家萧陶。

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萧陶的头条号。

关注不迷路。

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谢谢!仙景行2020-12-23 07:29:45谢邀。

余光中和李敖,一个以乡愁温情为主,一个以嬉笑怒骂为主,不同的领域,影响自然不同。

有趣的是,余光中和李敖是死对头,李敖曾多次写文抨击余光中,但余光中却很少回应。

一次,余光中接受访谈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问他,如何面对李敖的攻击却从不反击?余光中幽默地说:“他一直骂我,我则保持沉默,这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可以说这回答也是很机智了!相信很多人知道余光中,是因为语文书里那首必背的《乡愁》,因为这首诗,余光中被冠上了“乡愁诗人”的称号。

越研究越发现他一生漂泊,对大陆有一种深深的爱恋。

这其实是很令人动容、感同身受的。

何况余光中写的东西确实令人惊叹。

最爱他写李白那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他写的诗句很文艺,很有味道,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他写冷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杏花,春雨,江南。

他写绝色:你带笑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他写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梁实秋曾赞他:“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当然,相比散文,我更爱他的诗。

那是一种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沉淀,是一种骨子里的温润如玉。

下面说到李敖,对他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他那种逮谁骂谁、谁都看不惯的傲气吧。

这种傲气让他坐过牢,吃过不少苦,但却没能让他低头。

胡适曾称赞李敖说:“如果说李敖还有朋友,那么这个朋友肯定是我。

”但李敖不买账,他说:“我一生有两个最大的遗憾,第一个是我无法找到像李敖这样精彩的人做我朋友,二是我无法坐在台下听李敖精彩的演说。

”据说,李敖这一生骂过三千多人,这种性格也让他被很多人骂。

但他能将傲气坚持一生,不改本色,倒也是令人敬佩的。

李敖在北大等学校演讲“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讲的很精彩,他确实很有才华,一生著作颇丰,但大多文笔犀利,喜欢看的人会很爱他,不喜欢的人也会很讨厌他。

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极端。

个人认为,余光中是风平浪静的大海,胸怀博大,李敖是巨浪滔天的大海,纵情恣意。

大海的不同面貌,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此在我眼里,这两位文学大家亦是没有可比性的。

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精彩剪影,给这个时代的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二人斗了多年,先后离世,就祝愿他们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快意恩仇,抑或握手言和吧。

邓新妹2020-12-25 09:17:28在我们眼里,这两位都是大师,就我个人而言,余光中的影响力稍微大一些!实话实说,我是有点孤陋寡闻的,之前听说李敖这位大师是在娱乐报道上,关于小S那件事。

为什么说余光中影响力比较,因为在课本中有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这首诗,而且当时是要求背诵的,所以对我们这些看书较少的人来说,余光中先生自然比较熟悉。

相比而言,李敖老先生一生著书也有一百多,七八十因为言辞犀利、批判思想浓厚被禁,所以我们教科书上就不会出现,因而没有那么熟悉。

其实,两位大师还有颇多渊源或者说是争论。

但是这并不影响两位都是大师的事实!一位是思想诗人,一位是敢说真话的思想家,也就没那么多可比性了!罗锐涵2020-12-24 23:07:47个人感觉李敖的影响更大一些。

首先说余光中吧,我也算是个读了不少书的人。

但是对余光中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上学期间学的那首诗乡愁上面。

其他的,可能是我自己孤陋寡闻吧,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余是一位爱国诗人!但也仅此而已了!李敖就不同了,虽然读他的书并不多。

迄今为止,那本最出名的北京法源寺都还没读过呢。

但是,他的节目却看过不少,他的演讲也听过不少。

特别是2005年影响比较大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完整的听了他在三所顶尖高校的讲座,才发现原来他口才这么好,而且知识的渊博,远非一般人可以比较。

另外,李敖在台湾与娱乐圈也走的比较近。

这一方面也增加了他的曝光率。

他前期还在凤凰卫视开过节目,口若悬河,观点犀利,影响颇大。

特别是他一生的经历,估计能比的上的也不多,孤胆英雄,笑傲江湖,估计是大多数年轻人心中的侠客形象!最为重要,最可贵的是他一生不畏权贵,敢说真话,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尤为可贵的品质!在持续的文化论战中开启了民智!当然,除了这些,他一生的感情经历也足够广大青年羡慕的了!对于这样一个人很难评价,但这正是他魅力所在!从年轻到年老,直至死亡,活的快意恩仇,活的潇洒自如!我想,他应该无憾了!张宇帆2020-12-27 01:03:40谢谢邀请!他们两个的领域不同,影响范围不同,余光中是诗人。

李敖是现代批评家。

余光中温文尔雅,有着文人墨客的中立,没有批评精神。

而李敖是现代著名批评家,他有着自己的观点,也有着自己对外物的观点,不畏惧强权势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这一辈子,要应该有些明确的观点,这样才不枉此生!敢作敢当,方为人上人!这是我喜欢李敖的观点,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稻草人2020-12-29 10:01:37世间在无李敖! 不要考验人,人是经不起考验的。

——李敖在官方对李敖的评价中,我觉得有两个是非常恰当的,自由主义大师,时事批评家。

“”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说世人不敢说,明世人不所知。

李敖一生有100多本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李敖一生笔耕不辍,辛苦耕耘,值得敬佩!李敖一生曾被台湾当局,三次批捕入狱,但都未曾打败过,其志向,其目标。

“名为自由故,性命皆可抛”。

赞美李敖,敬佩李敖,怀念李敖。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王安石说:“环顾一身无可忧,忧必在于天下。

”但这都是不愁三餐者之言。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里,你必须一身与天下同忧,这样你才有忧天下的本钱。

——李敖 “ 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

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的英雄。

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也会捞到天鹅。

”斯人已矣,把功过留于后面评说吧!世间再无李敖!再见李敖!聂祖瑶2020-12-31 22:21:08两位都是大师,余光中因为乡愁那首诗在教材中,因而好些人对他有印象。

个人觉得李敖的影响力大些,他超越了文学,胡适殷光海的衣钵传给了他,不过台湾束缚了他,也大大的减弱了他的影响力。

靳芳2020-12-30 03:14:23谢邀。

两位都是大家,并不想用来比较。

两位先生各有各的长处。

对青少年的影响来看,余老先生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乡愁》的广为传颂。

对青年以上的人群来说,可能李敖老先生的影响更大。

因为老先生的文章更加犀利,青年以上人群的理解会更加通彻。

总之,两位老先生都为中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缅怀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