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温庭筠的诗 比如首句“晨起动征铎”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是解释:清早起马车铃响声叮当,出门人想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茅草店残月当空,踏寒霜人脚印留板桥上。槲树叶纷纷落满山满路,月光下枳树花映照驿墙。思故乡我昨夜梦会杜陵,春天里凫和雁布满池塘。作者:温庭筠:(约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亚楠2021-04-1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解释:清早起马车铃响声叮当,出门人想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茅草店残月当空,踏寒霜人脚印留板桥上。

槲树叶纷纷落满山满路,月光下枳树花映照驿墙。

思故乡我昨夜梦会杜陵,春天里凫和雁布满池塘。

作者:温庭筠:(约812 —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 西祁县)人。

王亚楠2021-04-15 06:56:30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

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

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

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

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

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

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

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

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

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诗词中的名篇,也是写商洛的名篇。

内容一般,但是艺术水平很高,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极受称赞。

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祁县人。

是晚唐颇有影响的一位诗词名家。

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卒年说法不一,有的说死于公元870年,有的说死于公元886年。

据他说,他的祖上温彦博曾在唐贞观年间做过宰相。

应该算是名门后裔。

可是到他时已是家境衰微,失去昔日祖上的辉煌了。

温庭筠貌丑好色,不修边幅,行为放荡,但是天资聪慧,文思敏捷,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诗赋。

因此,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好,认为他“有才无行”、“德行无取”。

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

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生是不得意的,只做过一些小官。

早年他曾出入于宰相令狐 的书馆,还颇受器重,可是后来他埋怨令狐为他的求取功名没有帮助,就给予嘲讽,于是与令狐交恶。

令狐镇守淮南时,他路过时也不肯去拜访,却不争气去逛妓院,而且醉酒闹事,被令狐暗中派人把他还打了一顿,连牙齿都打断了。

后来杨收当宰相,起用他担任国子助教,还参与主持秋试。

结果他对一位叫邵谒的考生讽刺时政的文章大加称颂,触犯了权贵,杨收就撤了他的官。

此后他四处流落,穷困潦倒而死。

他的这首《商山早行》诗,大概是写于唐懿宗咸通元年春天(公元859年),从长安去襄阳投靠徐商时。

当时他已是近50岁了。

《商山早行》确实写得很美,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作者仅用了几个名词,就生动的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今天读来,一千多年前的商山路上早春拂晓的风光景物仍然历历在目,倍觉亲切。

关于这首诗历来论家很多,但有些注释多有牵强附会,想当然的解说。

比如首句“晨起动征铎”。

多解为早晨起来“摇动征车上的铃子”。

铎是铃不错,《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挂于牛马颈下或屋檐下的小铃。

”按照温氏当时穷困潦倒的实际情况,恐怕很难乘坐着车子长途旅行的。

同时,倘若坐上车子恐怕也很难看到河上架的木板桥上人踩霜的脚印。

因此,这一句确切一点说,应是店主敲响店铺屋檐下挂着的铎(铃),催客人起来上路。

再是第四句“人迹板桥霜”中的“板桥”。

大概生活在商洛山中的人都经历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无论是丹江还是山里的其它河流小溪,凡是村庄前后的河水上,都架设着木板桥(有的也用原木),供山民上山下地劳作和旅人行走,免去脱鞋涉水之苦。

这种木板桥一般是在洪期过后的秋季架设,第二年的初夏洪期到来前拆掉。

在深秋初冬和早春降霜的日子,早上人走在桥上,总可以看到桥板面上结着薄薄一层白霜,脚踩过去,也会留下清晰的印迹。

“人迹板桥霜”一句,正是这一景象的生动真实写照。

至于现在商州西北四十里的板桥镇,与温氏的这首诗更不可能有任何关系。

因为,板桥镇并不在商山道上,而且离这条大道很远,温庭筠绝不会绕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过“木板桥”。

关于“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有的注释以“槲叶落”,而且有霜迹,就说这首诗写的是“晚秋”景象,也是纯粹的想当然之说。

“槲”树属壳斗科,乔木,叶阔大,卵形。

商州老百姓都知道“槲叶”是什么,而且用它衬蒸馍笼,端阳节用它包粽子。

槲叶秋冬季并不落,而是枯黄在枝上,到第二年春天新叶萌发时枯叶才脱落。

“枳”,商州人俗称“铁梨寨”。

枳木多丛生,叶少刺多而粗,春天开白花,果实象桔,深绿色,味苦涩不能食。

枳木多生长在河堤、畔或人家场院墙边。

有的人家还把它当作篱笆栽植。

现在已少见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江两岸河堤和村庄旁随处可见。

这两句也是早春时节商山道上景物的真实描绘。

“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就用得非常巧妙而确贴。

因为在拂晓前的月光下,驿站墙外边一片白色的枳实花,显得特别的明亮耀眼。

总之,这首五言律诗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用字、声律都是十分讲究,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第一联与第四联首尾照应,抒发了诗人远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第二、三联以眼前生动而又清寂的景象,既照应了诗题的“山路早行”,也映衬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

全诗情景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温庭筠诗词文章都很有特色,但总的说来他的文不如诗,诗不如词。

他的诗词思想内容比较狭窄单薄,多为香软艳丽的描写女性篇章,但艺术水平很值得称道。

尤其是他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历代把他称为“花间派”词风的鼻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