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东晋谢安 一向畏首畏尾的东晋人

谢安,指挥淝水之战获胜,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打乱了前秦统一之路,改变了中国格局。而谢安本人,也被后人极力吹捧,获得无数赞誉。但我要说的是,谢安,你不该有愧吗?这场战役是你的功劳吗?要不是遇到个死蠢的皇帝

谢安,指挥淝水之战获胜,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打乱了前秦统一之路,改变了中国格局。

而谢安本人,也被后人极力吹捧,获得无数赞誉。

但我要说的是,谢安,你不该有愧吗?这场战役是你的功劳吗?要不是遇到个死蠢的皇帝,哪里可以成就谢安的名望。

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发育仍然不良,谢安、桓冲也并没有显示出“江表奇才”的那一面,他们和东晋人一样,赏花观月吹牛溜大街。

表面上“君臣和睦,内外同心”,其实,严重的问题绝不容乐观。

苻坚统一北方之前,中原人民遭受到匈奴、鲜卑等各族的残酷蹂躏,东晋人却在喝茶吃药吹牛。

苟且偷生的样子实在是丧尽天良。

在对南方百姓上,东晋朝廷实行了极为惨重的剥削和压榨。

粗读那段历史,就知道中原人民的境遇要比南方人民好过得多了。

东晋的士大夫的喝酒清谈,说什么克复神州,都是放屁,王谢氏族领导的小朝廷根本就没有克复神州的心思,而把这种心思用在内部斗争上去了。

单就这种肆无忌惮的吹牛作风,东晋就该被讨伐。

而谢安这个人,从他以前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定力非常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前秦苻坚不顾群臣劝阻,一心想要出兵偏安一隅的东晋,且发动全国之兵,约97万。

而东晋在战争开始后才勉强凑得20来万,这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群殴。

苻坚的不听劝阻,就决定了他的失败,而他突发奇想的,调动全国的兵力去攻打弱小的东晋,更表明了他必败无疑,他完全是在炫耀自己强大的帝国。

实际上,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前秦投入的兵力只有30万,还有近70万兵马还在赶赴战场的路上。

当时前秦内部也存在着隐患。

作为中国历史上胸怀最博大的皇帝之一,苻坚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对于外国人,无论是逃来的,还是被他打败的,只要人家在口头上答应为他效力,他就毫不怀疑的接纳,并予以高官。

东晋降将朱序就是其中之一。

前秦内部太多的鲜卑人和西羌人担任要职了,一下子抽空全国的兵力去南方,难保不会有人趁机作乱。

可苻坚不是不明白,是他不想明白,他脑子里只有统一后的风光无限。

听闻前秦前期30万兵马赶赴边境后,东晋那些摇着扇子吹牛的和在餐桌上嗑药的士大夫吓得屁滚尿流,他们几乎是不抱希望的把东晋和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谢安。

谢安作了如下部署:任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

做完这一切部署后,就跑出朝廷,四处游山玩水去了。

朝臣找不到他,连侄儿谢玄也找不到他。

当谢玄惶恐不安地去见叔叔时,谢安正在赏画,只对他说,朝廷另有圣旨。

谢玄等了半天,也没等到第二句话。

谢安真是定力十足啊!让想要做出大事的人望尘莫及。

我们不得而知谢安是否知道前线的形势,但当时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前秦在洛涧驻守,谢石与谢玄不敢上前,粮草又将尽,如果情况照这样发展下去,东晋很快就会被歼灭。

可意外就这样发生了,成就谢安千古奇才的事情发生了。

苻坚的征南大将军苻融不小心捉到一个东晋的密使,得知了东晋的困难。

苻坚出于上天有好生之德,派了投降前秦的东晋将军 朱序去晋营劝降。

朱序是汉人,当初被迫投降苻坚,此时见到祖国和亲人,泪洒满地,并劝谢石立即出兵抵抗,要是等到70万援军到来,那就真是死路一条了。

东晋的士兵开始渡河,北攻前秦。

脑残的苻坚还接受了东晋人提出的无理要求,要求让晋军渡河,之后可以在陆地上痛快的开战。

秦军众将都不同意,苻坚又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的同意后撤给晋军让出空间。

其实东晋要求渡河的全部兵力只有8千,而秦军至少20万以上。

苻坚此时还是以当时最大帝国的皇帝的脑袋在思考问题,他难道不想想,一向畏首畏尾的东晋人,在人数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怎么会主动要求渡河交战?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而问题就出在那个朱序的身上。

后退命令一下达,最前面的士兵开始后撤,只听得一声“秦兵败了!”大混乱开始,历史上最严重的踩踏事件上演了。

没等晋军渡过河,秦军内部就已经死伤不计其数了。

苻坚命不错,骑马跑出了人踩人的迷魂阵,他似乎忘了自己还有70万兵力,闭着眼睛向自己家乡逃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这样儿戏地宣告结束了。

苻坚统一全国的梦想就因为朱序的一声叫喊而烟消云散,从此一蹶不振,北方又陷入了大混乱。

也许有人会说,决定战争的并不仅仅是军队数量。

但是淝水之战不过就是一场战役,在战役没有发生前,或许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还有艺术等因素都会决定战役的成功率,可当战役发生时,决定因素就只有主将的指挥能力和一些必不可少的偶然因素。

据说,当晋军捷报传到建康时,谢安正与宾客在下棋。

他把捷报看过后,就随手放在旁边,依旧下棋。

宾客耐不住了,问是什么消息,谢安头也不抬,回答道:“小儿辈已经破贼”。

看似平静,可当他回内室时,跨过门槛,把履齿折断,竟然没有发现。

用今天的话来说,谢安就是一个装蛋分子。

此人在后人所写的历史中能有那么赞誉,大概还是因为淝水之战中的冷静与安详。

我们很有理由为这两个词打上双引号,因为我不知道,此人的冷静与安详从何而来。

是从东晋战斗力并不强的20万军队那里,还是从一群溜大街满嘴跑火车的士大夫那里,更还是从他的对手那里?而他,又对自己的对手了解多少?可以很肯定地说,东晋就是踩到了狗屎运,才没有被覆灭;而谢安则是被这种屎运砸到了脑袋,才没有做成亡国奴。

从谢安的身上,我不由得想到一位清朝的总督叶名琛。

此人在英国兵临城下时也是出奇的冷静,与人喝茶聊天,并对人说,自有妙计。

而他的妙计是什么呢?是使用巫术,希望能请来天兵天将。

但他失败了,被人抓了,所以被后人耻笑。

我在想,谢安当时是否也在求神拜佛?如果秦兵攻进建康,把他抓了,历史上还会不会肆无忌惮的宣扬他的风采,那种装蛋的定力?!宋佳婧2021-04-13 01:07:31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

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

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了。

他的族人也是超有名的,比如说谢衡西晋末年,战乱频繁,申伯的三十六世孙谢衡率谢氏从中原迁居于浙江省会稽郡东山,为东山派始祖。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

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名相谢安长兄谢奕幼子。

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

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

东晋太元二年(377),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翌年逝世。

被晋帝追封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汉族。

钟嵘称陆机为“太康之英”,而灵运为“元嘉之雄”。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

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因为性情狂傲,颇与晋宋朝廷发生矛盾。

后刘宋代晋,公卿循例降等,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东晋女诗人。

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玄之姊,安西将军谢奕之女,风流名相谢安之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她一直寡居会稽。

我最喜欢的就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了,她的诗也不错。

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仆小倩2021-04-14 22:28:20nene115n你绝对是个历史白痴。

你有些东西都没弄清。

也好意思来回答问题?我承认这战争是有幸运,但也不是完全靠幸运。

要不是谢玄派刘牢之打败梁成那还会有前秦士气下吗。

要不是谢玄冒着生命危险摔部下追杀30余里给前秦士兵造成晋军穷追不舍的假像,那还会不敢停歇的逃跑么?你说谢安有愧我我不觉得要不是他主战那还会有晋军的胜利吗?要是他直接投降就是有更好的运气也白搭。

你说晋军没战斗力,那刘牢之和梁成那一仗你怎么说,另外谢玄与彭超的三阿战役你又怎么说。

你连胡彬和谢玄谁的粮草用尽没用尽都没分清楚。

你说晋军有20万你那来的数字。

应该是8万吧。

就是加桓伊的2万也不过10万啊。

还有你说渡江的只有8000人,你知不知道当时桓伊也渡江了你觉得会只8000人么。

我还是用毛泽东给他的评语吧。

此人机智,并有胆识。

葛悠扬2021-04-17 00:16:03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

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

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侯一川2021-04-16 14:06:22谢灵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