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型家电

全民热议的远程办公,能否成为下一个“电子商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2-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线下活动受阻,线上服务就会受益。

2003年,“非典”加速了传统交易方式的改变,有效助推了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按照相同的逻辑去分析,远程办公是否也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电子商务”?

突如其来的“风口”

突如其来的病毒,改变了原本热闹的春节,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远程办公突然之间成为了“新宠”。

亿欧从几大开放免费远程办公服务的企业处了解到,春节后,华为云WeLink每日新注册企业数增长50%,每日会议数增长100%。开工首日(2月3日),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企业微信团队也告诉亿欧,当天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而且当天有十几万场会议同时在企业微信召开。

远程办公所需的软件类型主要分为四类:即时通信、文档协作、任务管理和设计管理。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即时通信,具体而言,是以远程会议为代表的视讯服务。

从目前已经开启“在家办公”模式的企业来看,最主要的需求是多方视频会议。免费提供远程办公服务的企业,主要开放的也是这项功能。

虽然“视频会议”不等同于“远程办公”,但不可否认的是,视频会议是远程办公的“前锋”。因为“开会”是每个企业和组织都必须进行的基础性活动,无论是文档的协作,还是项目的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实际上,2003年的“非典”也曾刺激视频会议市场增长,但当时并没有催生“远程办公”的概念

由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杂志《通信世界》在2003年刊发的文章中写道:2003年中国视频会议的潜在市场为6亿元人民币左右,意料之外的SARS使得该市场的预期值迅速升至10-20亿元人民币。

但在当时,受到网络环境、视频硬件设备采购成本、音视频软件运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视频会议的用户以政府为主,并没有普及到广大中小企业,使用群体相对有限。而且,当时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都相对落后,只能用视频会议解决远程沟通的问题,其他的工作还是需要用传统的方式完成。

现在,以视频会议为代表的远程办公,又一次因为特殊情况而兴起。这次,远程办公能否“因祸得福”?

没有云,就没有远程办公

目前国内远程办公文化尚未普及,疫情使得很多公司首次尝试大规模远程办公,整个市场将获得更大的空间。”科大讯飞消费者BG副总裁王玮在接受亿欧采访时说。

MAXHUB产品负责人赵海鹏也持相似观点,他告诉亿欧:对于急需恢复生产工作秩序的公司和组织来说,远程协同办公变成了“刚需”。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企业和个人更快地认识到了远程协作和视频会议的价值,相信这会推动行业发展得更快。

普及远程办公,技术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7年前,远程办公没有因为“非典”而兴起,正是因为技术还不够完备。最关键的是,当时还没有“云计算”(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

以视频会议这个“先锋”为例说起。

从技术角度说,实现视频会议,首先要在发送端把图像、声音转化为数字信号,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后,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然后接收端再将这些信号还原成图像和声音。

科大讯飞王玮向亿欧介绍:过去,视频会议采用“硬件+专网通信”的组网方式,核心的技术包括硬件视频编码芯片技术、专网通信技术、基于硬件的噪声抑制和回升抑制技术。虽然现在这些技术并不是阻碍,但应用在专网上的视频硬件设备造价高昂,对网络环境的要求也很高,难以推广。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带宽提升,视频会议系统得以向“云视频”的方向演进。云视频会议系统基于公网运行,用户不需要采购设备,不需要专业的IT维护,也不需要改造升级网络,即可实现多方接入使用,而且成本低廉,这种方案也因此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

云计算不仅是视频会议得到推广的基础,也是其他协同办公工具得以发展的根本。可以说,没有“云”,就没有远程办公。

从技术上看,云计算已经相对成熟,5G也即将来临,有望让数据的交互更快、延时更低;从需求上看,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开启“在家办公”模式,还有不少企业是首次尝试。按照这个逻辑去分析,似乎远程办公的未来的确可期。

但现状果真如此吗?

核心需求尚未解决

常垒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博认为,要辩证地看待远程办公

疫情造成的特殊情况,的确能刺激远程办公市场的发展。但是,远程办公能影响的企业是有限的;而且,目前大家关注的视频会议、协作工具,只是远程办公市场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企业远程办公的核心痛点还尚未解决。

智联招聘的一份调查报告印证了冯博的观点。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今年春节假期后,17.8%的公司倾向于在家办公,34.8%的公司尚未决定工作模式,但仍有42.3%的公司仍倾向于在公司办公。采用在家办公模式的企业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公司采取在家办公的占比最高,为32.1%;其次为商业服务,占28.3%。

虽然百度大数据显示,“远程办公”的搜索热度暴涨521%,但事实却是:远程办公模式很可能只被不到两成的企业采用。国盛证券的研报也显示,目前中国远程办公人口渗透率还不足1%

一方面,不少企业的工作必须在员工到岗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典型的代表是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国企或是部分关键行业企业,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会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保护数据。换言之,员工无法远程访问办公所需的数据,也因此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陈娟(化名)是深圳一家烟酒贸易公司的财务总监,她告诉亿欧,由于担心财务信息泄露,公司规定,所有的财务数据要加密保存在公司的内网中。虽然她的工作在理论上也可以通过远程办公完成,但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才是公司考虑的首要问题。

“远程访问内网核心应用,同时还能保障数据安全,这才是远程办公的刚需。”冯博说。

冷静审视“远程办公”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我们总是热衷于寻找下一个风口,总是害怕错过机会,以至于常常“空穴来风”。

远程办公,的确在这几天“火”了一把,但要说它能成为“风口”,恐怕言过其实。

纪源资本执行董事吴陈尧告诉亿欧:远程办公背后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企业内部对协同需要的程度,另一个是办公文化和管理文化,尤其是对员工的态度、信任程度。

第一个因素跟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全国化”或全球化布局相关,有这种能力的公司还是偏少。

第二个因素,在中国管理文化下,还未形成积极鼓励员工SOHO(注: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意为:居家办公)的氛围,这个现状也不会因为疫情而产生深远的变化。

还有一个场景: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这个场景下,中国公司普遍更倾向于见面沟通。当然,这在日后会慢慢发生改变。

“但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结束后,很可能一切回归原点。”吴陈尧说。

苏州科达视讯产品线副总裁李扬也用“极端情况”,来形容春节复工后远程办公需求暴增的现象。李扬也认为,现在市场上产生的一些突发需求,很可能只是暂时的,而且很可能只存在这一特殊时期。

比如,不少企业都免费开放的“百方实时视频会议”功能,就是在满足“极端情况”下的特殊需求。

李扬告诉亿欧:正常情况下,远程会议与办公室是“协作关系”,解决的是身处不同区域的工作群体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在中国的企业制度和工作文化下,绝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还是要求员工到办公室上班,等到特殊时期过去,还是会恢复“到岗上班”。

而一旦恢复“办公室上班”,目前突发的全员使用移动产品参与会议的情况,就不太可能出现了。因为从使用习惯上来说,在办公室里员工还是更倾向于使用会议室的视频会议设备,而手机或电脑等个人设备,可以作为补充,方便部分出差和在家办公的同事远程参与会议。

当然,从全球趋势来看,居家或移动办公的比例一定会逐渐提高,但这可能是一个较慢增长的过程。”李扬说。

聚焦企业效率提升

想要追逐“远程办公”这一“风口”的人,还要冷静思考另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style="border:0;padding:0;margin:0;" />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