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美丽乡村建设按下“重启”键 1264个项目加速
春光明媚,复苏的力量一点点汇聚。城里,有璀璨的灯光、忙碌的交通、热闹的街景;城外,同样也有让人欣喜的生机和活力。亲手埋下的一颗颗种子、挥锹种下的一片片新绿、倔强发芽的一根根枝丫……乡村“忙起来”了。
记者从市美丽乡村办了解到,明年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计划完成建设项目5336项,目前,1264个项目已开工,累计完成污水有效处理3677户、裸房整治413栋,新增绿化面积4.72万平方米,蝶变升级的冲锋号全面吹响。
畲韵悠悠 幸福绵长
罗源县起步镇水口洋村绿意一点点增多,白墙黛瓦装点上畲族彩绘的新居错落有致,村里种植的砂糖橘、水蜜桃在温暖的空气中悄然生长,村支书雷文斌为村里的“文化大餐”忙活着。
从原先的贫困村,到如今的文化村,美丽乡村建设为水口洋村的发展打牢基础。畲族特色围墙、畲族文化传承基地、畲族文化活动中心及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筑牢了“筋骨”,如今,传承弘扬畲族文化,把村里打造成畲文化体验基地,成了头等大事,复工复产的号角,也围绕“文化”全面展开。
“这是我们自筹资金修建的畲源农庄。”雷文斌带记者逛起这座农家院。作为传承基地的重要部分,农庄迎来全面升级,不仅完善豆腐坊,还建设打糍粑、中草药种植体验区。相关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下月就可动建,2个月后有望对外开放。
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村里“美丽事业”的核心。跟着雷文斌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这栋村里最古老的祖厝,已是畲家书屋、畲医畲药展览室、畲族服饰展览室等“畲元素”满眼。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打着糍粑,畲家娃读着绘本,村干部正和设计人员楼上楼下“谋篇布局”。
“春节后我们就坐不住了,今年提升任务不少,现在都动起来了。”雷文斌说,经历着“春种、夏长”,水口洋村定会迎来“秋收”的喜悦。
产业“造血” 活力无限
同属起步镇的杭山村,坐落于古“罗川八景”之一的茅山脚下。把山地资源利用好,是村里的“美丽思路”。
杭山桥旁、护国溪畔,草莓种植户黄萍正在大棚中采摘红宝草莓。“原先这里是荒地,村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荒地利用起来。”村支书林书桔说,前段时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下,草莓的运输、销路问题解决了。
现在,草莓采摘限时、限人数对外开放。“半个月前是旺季,不少市民驱车来体验。”黄萍说,为盘活土地资源,大棚内还种了西瓜,下半年还将试种牛奶草莓。
山路伴行,映入眼帘的绿意中,村民们忙着除草、剪枝。据了解,村里的美丽产业也“网格化”发展。这片山头,便是金丰果园专业合作社砂糖橘种植示范基地。如今,面积350多亩的果园全面复工,高峰期近80人同场劳作,为来年的收成拼尽全力。
“得益于美丽乡村项目的推进,杭山村产业发展迅速,现有砂糖橘种植500亩、花卉苗木100亩、油茶200亩,今年还将扩大种植规模。”说起村庄的未来,林书桔信心满满。
在中房镇下湖村,“下湖八景”让人流连,村民们正为“容颜”更美的村庄忙碌着。记者看到,全长14公里的三产路建设加速推进,路旁绿化花化陆续展开。6月,这条连接镇村的新路将全面建成。
“改善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在村支书兰建国的带领下,记者看到,村内的房前屋后遍植柚子树,水蜜桃、砂糖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依山绵延。在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林下经济展现活力,蜜蜂、土鸡养殖等,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围绕‘经济下湖’目标,今年我们的田园诗还将‘写’得更美!”兰建国说。(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 标签:情侣自习室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