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泉州市委员会建议:产业融合 打造泉州版“深夜食堂”
如何促进“夜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泉州大力发展“夜经济”,促进“夜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问题,民革泉州市委员会提出加快推进泉州“夜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七+”建议。
①“社会治理+扶持政策” 由市政府出台政策,明晰“夜经济”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整体布局、主要任务和扶持措施。泉州“夜经济”应立足于古城核心区,在挖掘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基础上,融入更多文旅元素,围绕“景城一体”构建文创灯光、夜游项目、文旅演艺、夜市街区、戏曲展演、文创市集、博物馆之夜等新兴业态。
②“文旅演艺+核心景区” 由市政府主管部门协同,设计若干条古城夜游精品路线,将古城内开元寺、西街、中山路、府文庙、天后宫等核心景区景点有序设置其中,在府文庙广场、泉山路提线木偶剧院、新门街南音艺苑和梨园剧院等场所配套安排民俗演出。乘坐电瓶车或三轮车游玩各个节点,了解历史遗迹,感受非遗文化。
③“文娱活动+文化空间” 延长重点场馆营业时长文化活动。泉州博物馆资源丰富,可选择具备特色展览资源、人气足、名气大的博物馆如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试点常态化夜间开放,推出“泉州博物馆之夜”。
④“闽南美食+夜市街区” 泉州美食文化绚丽多彩,既带有浓郁的闽南文化特色,又有独特的海丝文化印记。建议以文旅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为牵头单位,选择古城西街肃清门广场、府文庙广场、德济门遗址广场以及江滨公园为核心区,划定固定区域,以摊位、排档为运营单位,打造泉州周末“美食夜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品尝闽南美食的场所。同时,可结合闽南戏曲夜舞台,提供吃、娱、购等多样化体验。
⑤“文创产品+夜间市集” 发掘夜间流动文创资源,借鉴景德镇乐天集市模式,以文旅局为牵头单位,以泉州领秀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甲第门创意园等文创园区为主要阵地,以大学生和创客青年为主体,在各文创园区开设流动的“文创周末市集”。
⑥“传统戏曲+展演平台” 推出闽南戏曲夜舞台,泉州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全市活跃着大量南音、高甲戏、歌仔戏、木偶戏等戏曲社团,还有舞龙舞狮队、大鼓吹队、什音队、笼吹队、鼓乐队等文艺演出队伍。由市文旅局牵头,在府文庙广场、德济门遗址广场及江滨公园沿岸步行道设置“闽南戏曲夜舞台”标志,搭建固定或流动舞台,组织开展闽南戏曲演出、传习、交流活动。
⑦“文创灯光+城市天际线” 以古城片区为重点区域,按照市城乡规划部门对晋江两岸天际线的城市设计,古城片区应严格控制片区内的建筑高度,以传统屋顶作为天际线,突出历史传统特征,形成特色片区。古城文创灯光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跨界的技术,以景观类灯光、灯光互动装置、灯光节灯光秀等光影技术为核心吸引力,打造城市或景区视觉焦点,如开元寺东西塔、西街传统建筑、中山路骑楼、西湖公园等都适合作为文创灯光展示区。同时,可在文创灯光秀中融入泉州花灯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记者 林福龙)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