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家电知识  评测

教育部科技部:不把SCI论文指标作为职称评聘依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2-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破除论文“SCI至上”,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为什么要破除“SCI至上”?如何理解SCI论文及其相关指标作用?如何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为什么要破除“SCI至上”?

  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已经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意见》出台。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如何理解SCI论文及其相关指标作用?

  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分类数据库,把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此,《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对于服务国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般不把论文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要求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引导学者在参加各类评审、评价、评估工作时遵守学术操守,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评语代替专业判断。《意见》还要求规范各类评价活动,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

  “《意见》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不同类型,提出分类评价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该负责人表示,而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而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

  在评估中如何正确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

  《意见》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意见: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同时要求树立正确政策导向,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的出台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

  “在《意见》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对相关表述进行了认真研究。有些表述是‘不得’,有些表述是‘不宜’。”该负责人介绍,在涉及功利化倾向方面,使用“不得”,意味着明令禁止,坚决摒弃已有做法。在有些方面则考虑到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不同,采取非刚性要求,给学校一定的政策灵活度。

  为确保贯彻落实,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要根据《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而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根据《意见》提出具体落实举措。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教育部将通过督导等方式对各单位清理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万玉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style="border:0;padding:0;margin:0;" />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