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质量如何“不打折”?尊重教学实际+做好质量监控
“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必须充分考虑线上教学与疫情结束后的正式课堂教学之间有效衔接,建构为整体的一致性行动,确保教学工作延续性、规范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聂建峰就疫情期间高校如何开展线上教学谈了自己的思考。
线上教学要尊重教学实际:有“轻重缓急” 要“科学分类”
由于涉及学生毕业等相关工作,春季学期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计划按时执行的依赖性更强。聂建峰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各高校负责教学工作的相关部门,按照“轻重缓急”程度,系统梳理各项工作,明确正式开学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事项与可以适当延后的工作事项,在此基础上对各项工作进行细致排序组合,从而保障教学计划落实与教学秩序运行重点突出、优先紧急、缓急有序、轻重适配。
在聂建峰看来,高校教学活动,涉及工作复杂,主体对象类型多样。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适用性有限,很难满足高校的全方位多层次需要。这就要求各学校应对涉及的所有工作、全部课程以及主体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匹配线上教学功能,增强线上教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具体来讲,一是要对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系统分类,明确哪些工作可以依靠线上教学平台完成,哪些工作则必须在线下才可开展。针对可在线上完成的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快速设计推进;针对无法在线上平台完成,需要延期开展的教学工作,则需迅速通知广大师生,做到事事明确方式,件件落实进度,桩桩心里有底,确保广大师生及时、全面、清晰了解教学工作安排。
二是对课程进行分类,明确哪些课程可以在线上开展教学,哪些课程必须在线下进行教学;并针对不同类型课程,提供直播式教学、利用MOOC开展教学、利用网络指导学生自学等多种线上教学方式,供教师根据实际选择。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基于社会互动的知识建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选择线上课程教学时,应尽力保障授课的实时性与互动性,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直播式教学,并在教师的组织下,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创造性开展互动学习。
三是学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差异,如不同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熟悉、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部分教师疫情期间不在学校、所在地使用网络不便,部分海归教师更喜欢用英文授课等实情,针对多种不同情况,创造性为教师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教学方式。
四是学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如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因所在地网络不便,导致无法开展线上学习,创造性建立机制,支持学生选择不同方式开展学习。
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数据采集优势做好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是线上教学的难点,也是长期以来高校不愿选择线上教学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学校会同平台方,共同设计开发适合本校的质量监控方式。”聂建峰说。
如何做好质量监控?聂建峰表示,首先应明确要求教师加强课程设计与学习分析,对课程资源质量、教师备课、教学大纲与教辅材料、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等可测量内容提出详细要求,规范程序环节。其次,应在正式开课前,对线上教学课堂纪律、考试考核评价纪律等进行明确规范。再次,应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数据采集优势。聂建峰认为,当前虽然很多平台都会提供线上教学活动相关数据作为质量监控的分析依据,但是如何使用好这些数据,保证数据反映质量事实的准确性与客观性,还需学校做出努力,因此,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团队,包括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教学督导等主体,力求全面、准确分析数据,公开反映教学质量的分析结果,及时向管理部门与教师反馈,提升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效率与效益。最后,通过平台或其他渠道(如质量监控专项工作微信、QQ群、专门邮箱等),畅通部门与师生间沟通交流,及时收集、反馈师生关于教学质量的信息,有效掌握教学活动基本情况。
“客观的说,疫情期开展线上教学,对高校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同时也为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孕育着良机。”聂建峰表示,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此次尝试线上教学的积极意义,将此次的尝试有机嵌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深入分析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全面系统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 标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