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被互联网改变的高考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人们将这届高考生,称为最难的年轻人。
但相比其他高考考生,尤其是他们的父辈们,这届考生又是幸运的,互联网、大数据给他们带来了无法想象的便利。
尤其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这一代人的高考已经被互联网彻底改变。
如今,这一届考生陆续选择志愿,完成一次人生选择。在这背后,互联网对他们的选择影响有多大?
作者同武汉和北京的两名高考生聊了聊,他们分别从个人视角,还原了疫情中的学习与生活。
可以在细微之处看到,疫情在他们人生中刻下的印痕,以及那些被装进一方电子荧屏之中的高考故事。
备考,从书山到一部手机
1977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随后,一代又一代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阶梯。
在过去的40多年间,各种复习资料和书籍,一张张卷子、记录的笔记本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但2020年,疫情的到来,使高考备考快速告别白纸黑字的纸质年代,进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从满屋的书山变成了武汉高三学生小泽手机里的APP。
今年1月初,武汉高三学生小泽的同学群里,出现了一则“华南海鲜市场拉起警戒线,身着防护服的人喷洒药剂”的短视频。有同学说,亲戚是海鲜市场商户,验证视频为真。
小泽什么都没想,先去网上下单口罩,“没买太多,就是以防万一,谁想到会影响到高考。”
因为这次疫情,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
为了复习,小泽删掉了手机所有娱乐软件,只剩下微信、百度、有道云词典和一款倒计时APP,记录着距离高考的时间。
“很幸运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小泽说,在备考的日子里,他不仅可以通过百度App找到恢复高考四十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积累起的考题,还可以查看过往考生的高考“经验”,而这些经验有时候要比自己的笔记系统得多。
通过这款App,小泽还可以上高考直播课。虽然这种云课堂,他也是第一次体验,但小泽很喜欢这种模式,“有时老师讲的,真是给我了很多学习上的启发”。
在利用互联网刷题、上直播课的同时,小泽也会选择线上家教的方式进行备考。“老师可以通过屏幕,看到我的试卷和课本,非常方便。”
科技的进步,的确给了考生和家长更加便利的途径来看待和应对高考。“在我们参加高考的年代,这样的便利简直无法想象。”小泽的父母告诉作者,在他们那个学习资源紧缺的年代,如果能有这么平等、便利的方式,很多人的命运可能都会改变。
志愿:大数据让考生和家长不再“赌博”
有人说,高考是“三分考七分报”。
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志愿填报就是一场“赌博”。在他们看来,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复杂工程,没有相应的经验预判而出现填报失误,可能会影响一生。
在过往的40多年里,相信大家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因此,很多考生和家长为了在短时间内更科学地筛选高校信息,更稳妥地填报志愿,会求助于价格不菲的民间服务机构:少则2000元,多则4万,一对一收费每小时高达3000元。
但今天,这些正在被改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能够将历年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等数据,呈现在众多考生和家长面前,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可靠的参考。
以百度推出的AI志愿助手为例,该产品整合了全国2600余所高校、1400多个本专科专业、近8年共700多万条招生数据,根据考生分数信息,多维度定制化分析,免费帮助考生进行报考分析。
比如,它既可以根据考生当前分数、2020年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推荐预测冲刺、较稳妥、相对保底的志愿信息作为参考。通过百度高考搜索大数据,考生和家长还可以实时了解这届考生关注的院校及专业的搜索热度及变化情况,为自己的志愿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高考之后,武汉的小泽和北京的阿楠就在志愿填报上产生了交集。
小泽的父母,想让他去北京或者上海。在他们看来,大城市意味着机会与视野,“互联网那么火,武汉连个像样的大公司都没有。”
阿楠的爸妈,想让她选择一所211或者985,哪怕离开北京,“好学校就是一块敲门砖,找工作、进编制都方便,专业无所谓,很多就业都不对口。”
大城市,好学校,这些能够“改变未来”的维度,都无法打动小泽和阿楠。
这两个素不相识的00后,认为兴趣爱好是选择志愿的最重要标准。当他们听说“留守女生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热议”,甚至不知道争议点在哪。
“她喜欢考古系,那就学考古,没什么不对的。”阿楠说道。她报了历史系,并不觉得这难找工作,“我对历史架空甜宠剧感兴趣,以后想当编剧,学历史肯定比学编剧有用得多。”
阿泽则选择了图书档案管理,“爸妈也说过找工作不好找,但他们自己也承认很多人工作专业不对口,那报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没关系对吧。”
他在百度AI志愿助手输入分数,根据大数据推荐参考,开始筛选有把握的学校。
看到百度预测的排名结果,他略有放心。而且他选的是冷门专业,大数据推荐的学校,也符合他的预期。
去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发布《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
调研显示,00后考生对专业的兴趣程度,与未来就业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比如,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等很多职场收入不高的人文学科,却是考生兴趣度最高的专业。
百度搜索大数据也显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广告学等学科却遇冷,归入搜索热度下降最快专业榜单。
考生对于志愿的选择,正如当下时代的隐喻。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00后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更自主的认知。所谓“标准”,对他们已不再使用。
而这次大流行,让他们对“当下”的关注,远超对“未来”的关注,所以更希望跟随自己喜好去选择志愿。
受疫情影响,父母也会体量他们的不易,尊重他们的选择。
当母亲妥协时,阿楠注意到她的深情中,划过一丝失落,心底生出一丝愧疚。
她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名为《答案》的广告片。
讲的是报考志愿时,一位妈妈为了做功课,做了一整本的笔记。而她不知道,儿子阳阳已经用百度检索到了自己的答案。
四分钟的短片中,母亲为孩子志愿东奔西走,阳阳应付母亲时的漫不经心,以及本子被水浇透后勉强辨认的错别字,都深深刺痛了阿楠。
而阳阳翻开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却有清晰而坚定的四个字:听阳阳的。
阿楠突然回忆起,当母亲和邻居提起女儿报考历史系时,语气中带着自豪,而不是焦虑和埋怨。
“我后来才明白,无论怎么选择,她都会支持我。因为我是她的女儿。”
她至今记得,那个广告片的结尾写着,“愿你不必百度,也能找到答案”。
如今,她已找到答案:家和家人,是最正确的解。
结语
如果说,小泽和阿楠还有哪些选择一样,就是他们都选择了离家更近的学校。
他们与家人共渡100多个日夜,几乎是过去十年间,与父母共处时间最长的日子。
但高考后,他们仍不舍家庭。
这次疫情中,他们见过了生离死别,也听闻过人们舍家逃亡。
当无数人生被彻底击碎,他们才意识到,平凡生活亦值得珍惜。
正如五个月前,比尔·盖茨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
“疫情提醒我们,家庭和家庭生活是多么重要,而我们是多么忽视了这一点。”
随着这一代年轻人走出了长夜,他们更加重视家庭的意义,这次填报志愿,也是完成了一道人生选择题。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考的模样似乎变了很多。但是,尽管高考已被互联网装进手机或电脑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高考仍旧是每一位考生的人生回忆中无法抹去的一笔,也代表了年轻人对美好未来的拼搏与向往。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2019年驱动号年度作者,微信公众号:miniant-cn。
- 标签:重生粉黛仙路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海信阅读手机618盛典狂欢来袭 新品旗舰齐上阵至高立减400元
高考刚刚结束,端午节假期也马上到来,炎炎夏日,有什么能比吹着空调吃着西瓜,读一读书,看一看剧更舒适…
-
格力、美的相继入场,鸿蒙系统扩容朋友圈
驱动中国2021年6月11日消息,鸿蒙系统吸引来了一大波家电巨头的参与,格力、美的都相继宣布加入,这…
- 多个输入法应用被应用商店下架
- 滴滴递交IPO招股书: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 2020年净亏损106亿元
- 乐视APP新logo亮相,增加“老板造车美利坚”的字样
- 员工吐槽来格力5年没分到房!董明珠:你需要反思
- 高途被曝端午假期强制加班,请假一律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