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气温一天天升高,人们衣服一天天变少,这一切都预示着夏天马上就要来了。这几天已经连续好几天到了30度以上,这可是让怕热的军武菌难受得不得了,冬天冷可以加衣服,夏天热总不能扒层皮吧,怪不得人们都管夏天叫苦夏。
一到夏天,军武菌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回到家里洗一个热水澡,然后打开空调,再来一口冰镇西瓜,那感觉,仿佛人生只为此刻而活。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军武菌不禁感叹,幸亏生在了21世纪,要是生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到了夏天可怎么过啊?
但是事实证明了,军武菌的担心完全是吃饱了撑的,因为古人虽然没有高科技,但是凭借聪明的智慧依然可以度过难熬的夏天。
先给大家辟个谣。我们总觉得古代人很保守,电视剧里到了夏天也都捂得跟粽子似的,那是因为电视剧不这么捂,就成了不让播的节目。
大家用常识想一想,夏天谁没事会穿那么多?所以古人真没裹那么严实。在古代,人们夏天会换上轻薄面料的衣服,比如达官贵人会穿纱罗面料,一般百姓会穿麻做的夏布,虽然廉价但格外透气散热。另外,抹胸装、透视装也很常见,军武菌就不再这多说了,说多了也不让播了。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扇子就是用雄鸡的尾羽做的,叫“翟扇”。我们看电视剧,有时候会看到皇帝身边站着两个宫女,一人拿一把特别大的五颜六色的羽毛扇,差不多就是那个感觉。那时候扇子的主要功能不是用来扇风的,而是用来遮阳遮挡风沙,充当一种仪仗工具。
由于这种羽毛扇子在使用时左右开合,很像一扇门,所以“扇”字的上面是一个“户”,下面是“羽”。
到了汉代,出现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这种扇子便于人们拿在手里扇风的,所以也叫纨扇。到了唐代,团扇已经相当流行,夏天不管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把,有钱人家的扇子则更是花样百出,在扇面绣上名家的山水书法作品,类似于咱们今天的私人订制、限定款。
而咱们现在比较常见的那种折扇,是11世纪宋朝的时候,从日本传入中国。以后大家看电视剧,唐朝人出门拿一把折扇哗啦打开了,别信,假的,编剧肯定不是军武菌的读者。
传入之后马上成为爆款,当时男人最酷的事就是手拿一把折扇,就跟今天带一块劳力士一样,《水浒传》里林冲第一次出场就拿了一把折扇。南宋临安城里已设有专门卖扇子的“周家折叠扇铺”,就算偏安一隅,也没有改变人们对扇子的喜爱。
到了明清时期更不得了,扇子成了成了一种艺术品,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了一种时尚潮流。要是出门上街带一把干干净净的白扇子,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深受西方贵妇们的喜爱。咱们现在去看那时候欧洲的油画,贵族家的太太小姐标配就是一把精致小巧的折扇。
光扇扇子肯定是不够,想要解暑,冰块自然少不了。早在周代,人们就有了冬天藏冰以备夏用的行为,在冬天收集天然形成的冰块,然后藏在温度较低的地下室里,就是冰窖,也叫“冰室”或“冰井”。
《诗经·七月》里就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的记载。等到夏天再把冰块取出来,用于消暑。朝廷还为此专门设立官吏,就负责掌管冰块藏取,叫做“凌人”。到了春秋末期,有钱人和贵族们就有了在宴席上喝冰镇的米酒的习惯了。
但是由于古代没有低温技术,就算是放在地下室里,冰块还是会融化,所以一般古人要储存三倍以上的冰块供夏季使用,由于耗资巨大,那时候的冰块大多也是有钱人的专属。
到了唐代,人们在制造火药的过程中发现硝石能让水结冰,人们取冰就不用非要等到冬天了,也不用专门凿冰窖储存了,冰的价格也开始变得亲民,据说当时已经有了公开出售的“冰棍”了。
到了宋朝,人们能吃到的冷饮就更丰富了。据考证,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刨冰。宋代都城汴京,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北宋开封的冰店里有红极一时的“冰雪冷元子”,南宋时,临安城里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凉水荔枝膏”等,光听名字就能感到丝丝凉意了。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但是牛奶在夏天很容易就坏了,于是,忽必烈就在牛奶中加入冰块延长保存时间,这样的“奶冰”加入了蜜饯和果酱,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为了让冰激凌成为皇家专属,忽必烈还颁布了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见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很高兴就请他吃了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马可波罗偷师学艺,把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吃得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更加常见,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伏日吃莲子汤能养神益脾的说法。
清末人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以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其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吾国初称西洋货品多曰荷兰,故称荷兰水,实非荷兰人所创,亦非产于荷兰也。这就是咱们今天喝的汽水。
跟冷饮配套的还有冰箱,古代虽然没有电冰箱,但是也有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叫做“冰鉴”。冰鉴其实就是一个双层的桶,下面有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一层用来放冰,另一层则用来放蔬果和酒水,起到冰镇的效果。盖上盖子,冰在里面不容易融化,冰鉴的上方一般都镂空,让冷气从小孔里散发出来,不仅是冰箱还是充当空调。
最早的冰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青铜铸成,到了明清,多以黄花梨木或其他红木制成,木头的肯定比青铜的轻巧方便,而且木质结构的导热性更低,冰块在里面融化得更慢,同时木头更容易雕刻,可以把冰鉴做得很精美。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集,老九和老十找八爷议事,八爷请他俩吃冰镇西瓜,那个西瓜就是从冰鉴里拿出来的。
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据古籍记载,清凉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一般。由于是皇家专属,所以除了皇室之外,也只有皇帝身边的红人,才有机会享受一把。
唐代,长安城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也都纷纷建起“空调房”———“含凉殿”。根据《西京杂记》记载,当时有一种“扇车”,用水带动扇叶,再配合凉水就能形成冷气了,可以达到“一人运之,满堂寒战”的效果。据学者考证称,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空调房”是从拂菻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传来的,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了。
明清时期,我们知道清朝皇家修建了很多园林、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实际上皇帝一年呆在紫禁城里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些园林里。
皇家有钱修庄园,老百姓怎么办呢?老百姓可以住凉屋。凉屋一般修建在河流附近,利用机械原理把河里的水送到屋顶,然后让水沿着屋檐往下流,起到降温的效果,就跟现在有些地方修的人工“水帘洞”差不多。
但是住凉屋也有限制,就是得先有河,那不住河边的人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没有河就挖井,利用井水来驱暑。明代有一本书叫《遵生八笺》,里面就记载了一个霍都别墅,这家的主人就挖井,然后夏天坐在井上,非常凉快。
现在看来,古人驱暑方法还是很落后,很多人包括军武菌也怀疑,这些方法真的能舒服地熬过夏天吗?总体来说,古代的夏天完全没有现在这么热。
中国近代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提出,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次小冰期,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其中明清小冰期持续了的时间最长,差不多从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了,万历到崇祯年间最为严重,清朝初年稍有好转,直到光绪六年,气候才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小冰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根据史料和文献记载,当时就连太湖、鄱阳湖、洞庭湖这种南方湖泊都出现了冰封奇观,“夏寒”、“夏霜雪”这样的极端天气更是屡见不鲜。
比如明景泰五年(1454年)天降大雪,一连下了四十多天,黄河、淮河、长江都积雪数尺,山东、河南、直隶等地也是“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可见当时天气有多冷。
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天,广州潮州“陨雪,厚尺许”。现在别说广州了,稍微靠南一点的省份都不怎么能见到雪,你跟我说广州“降雪持续厚”,就好像说你在月球买了房一样,那是种什么感觉,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夏天虽说没冬天那么冷,但气温也是大幅度降低,但是极端的天气不止是夏天不热那么简单,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庄稼、牲畜大批死亡,各种自然灾害比如旱灾、蝗灾、鼠疫、水灾这些全都来了,自然灾害一多农民就会遭殃,农民遭殃使得各种社会矛盾也跟着激化了,朝廷也跟着遭殃,所以明朝末年经常发生什么起义、兵变啊。
《中国历史上的旱灾》一书中曾提到:“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虽然我们总说明朝末年导致了明朝灭亡,但是这里面天灾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极端气候的出现,都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严重的甚至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近年来的,随着全球气候异常,一些极端的天气变化也经常出现,这对于全人类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始终都无法凌驾于自然之上,在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福利之时,也应该对大自然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否则难逃被大自然反噬的命运。
- 标签:冰箱结构示意图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高温来袭!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气温一天天升高,人们衣服一天天变少,这一切都预示着夏天马上就要来了
-
爱心冰柜送清凉 郯城县设“爱心冰柜”便利户外劳动者
8 月9日,郯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郯城县义工联合会联合发起“爱心冰柜”活动,在郯城县团结路与郯中路交会处驿站旁设置了一台“…
- 探寻问天舱里的低温“冰箱”和信号“放大器”
- 冰箱耗电量(冰箱每天耗多少电)
- 康佳冰箱噪音很大 称是功率大声音也大
- 超薄平嵌冰箱选购攻略!日立R-S42KC——实用向、大容量、高颜值
- “爱心冰柜”为酷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