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视野】疫情和贸易战夹击之下 东南亚半导体会有更好未来吗
自马来西亚在6月1日实行全境封锁以来,原本平静的东南亚再次深陷疫情的漩涡中。以人均比例来计算,马来西亚每日新增病例速度已超过印度,泰国、越南等国的新冠病例总数在过去一个月里都增加了一倍多。作为半导体生产重镇的东南亚,名气虽不如东亚响亮,实则是产业链上的非常重要一环。在疫情反复、贸易战升温的背景之下,想在半导体方面更进一步的东南亚将会面对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不可小觑的东南亚实力
海关总署于2020年7月发布公告,我国自东盟进口集成电路2268.1亿元,增长23.8%,占自东盟进口总值的24.2%,对东盟出口集成电路896.8亿元,增长29.1%,占对东盟出口总值的7.8%。东盟即包括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已经是全球半导体最重要的输出地区之一。
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冲击最大的是马来西亚,该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封测基地之一,占了全球13%的封测份额,同时也是全球7大半导体出口中心之一。
英特尔,AMD、恩智浦、ASE、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德州仪器和日月光等共计50家跨国企业在马来西亚设有封测以及晶圆生产线。
马来西亚的槟城被称为东方硅谷,拥有一个由超过3000家多元本地供应商构成的生态系统,覆盖包括自动化、软件开发、组装、电子、精密工程和金属加工等领域,英特尔、博通、美光、摩托罗拉、戴尔以及iPhone供应商捷普在内的国际公司都在当地建设了制造工厂。
马来西亚在全球后端半导体制造市场所占份额高达8%,其中槟城就贡献了80%,在全球微电子组装和封测领域的占据优势地位。
新加坡是东南亚半导体的另一强国,以优厚的产业政策而著称。据波士顿咨询(BCG)估算,如果将在美国运营尖端存储器工厂10年的成本定为100,新加坡则仅为79。主要原因是设备投资和法人税的优惠政策的差异。
在21世纪头十年,新加坡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00家,分别来自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其中包括40家IC设计公司、14家硅晶圆厂、8家特制晶圆厂、20家封测公司以及一些负责衬底材料、制造设备、光掩膜等产业周边企业。
2021年1月18日,新加坡政府发布数据称,2020年出口额达到1724亿新加坡元,比2019年增长4.3%。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增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电子零部件的出口坚挺,因此总体出口额在疫情下保持了增长势头。
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相比,菲律宾的半导体产业布局不算完整,主打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尤以MLCC为主。村田、三星电机、太阳诱电等国际MLCC大厂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都设有工厂。马尼拉更是因此收获了“MLCC工厂聚集地”的称号。
泰国与菲律宾的状况相似,强于硬盘的生产(包括硬盘驱动器),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硬盘出口国和生产国。2017年,泰国电子行业的总贸易额约为710亿美元,其中出口收入约370亿美元。
越南是东南亚半导体的后期之秀。全球科技研究顾问公司Technavio一份报告曾预测,2020~2024年越南半导体市场将成长将近19%至61.6亿美元。越南拥有9,000万人口,且人口组成很年轻,这对所有产业的发展而言都很重要,因此具备庞大潜力。
2013年,越南半导体技术产业受到了越南政府的关注,并在当时被列入国家九个重点产品目录。当年,越南为了实现年均营业额达20亿美元的目标,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越南相关企业和院校也相应的加强了技术发展人才的培训,增加集成电路工厂,注重将半导体技术行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目前包括英特尔、三星以及捷普(Jabil)均已在胡志明市当地的西贡高科技园区经营多年。现在有很多外资企业选择在胡志明市周遭的省分:同奈(Dong Nai)、平阳(Binh Duong)或西宁(Tay Ninh)省、河内等地投资设厂。
由于东南亚在半导体产业所处的特殊位置,又加2020年也曾因疫情遭受过停摆,所以业界对目前的局势格外关注。
与中国无法割舍的联系
东南亚也是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受益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日韩承接部分包含芯片在内的半导体产业。通过30年的发展,半导体已成为这两国的支柱产业。菲律宾、泰国、以及越南同样看到了巨大的前景,希望以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
东南亚的半导体与中国已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前文所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半导体贸易已经成为双边贸易中最重要的部分。按数据统计,中国从东盟进口同比增长24%,向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9%(均以人民币结算)。仅半导体就拉动中国对东盟贸易增长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
除去传统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半导体贸易也不断在扩大。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自2016年8月开始,我国集成电路对越南出口就出现了大幅增长。截至到2020年5月,越南每月自华进口的集成电路产品从2016年8月的1亿美元增长至如今的将近12亿美元,月度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
反之,越南这类新兴国家要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同样离不开中国。Technavio曾做出预计, 2020-2024年期间越南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加61.6亿美元(折合约423亿元人民币)。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想开拓越南市场的国际半导体巨头,就是看重越南紧邻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中国,可以获得稳定的关键设备零部件的供应。
漩涡与未来
疫情的影响终究是暂时的,左右东南亚半导体发展的因素,短期是贸易战,长期则要归结到其自身。
随着贸易战的爆发,很多美欧制造商将制造和采购业务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中美贸易战升级之后,这些企业得以继续向美国出口,因此出现了东南亚国家对美出口增长迅猛的局面。
同时,外资也因为贸易战而开始青睐东南亚。仅以马来西亚为例,其2020上半年外国直接投资的金额较过去上升了11倍,金额达到20亿美元,甚至高于过去任何一年所获得的总投资额。
但是,这波红利是否能支撑东南亚半导体的未来呢?
东南亚诸国都希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生态,最终摆脱加工工厂的地位。
在马来西亚,很多本地半导体及与半导体相关的公司,尤其是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大多参与了半导体产业链的中低端,为外国半导体制造商,品牌所有者,IC开发人员和制造商提供服务。
从2018到2022年,马来西亚本地电子领域的每年平均营收成长率料达9.6%。“无论是电子代工(EMS)、外包封装测试(OSAT)或是电子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大马业者已成功巩固他们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一位国外观察者给出了如此评价。
马来西亚政府也计划提供税收优惠,推广该国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半导体产业。
在新加坡,政府重新调整战略,推出规模数十亿美元的奖励方案吸引外商投资,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包括新自动化技术和物联网。
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将精密制造视为新加坡的关键成长动能。在“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支持下,新加坡政府提拨32亿新元,投注于精密制造工程。
越南也在加快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据当地媒体报道,越南在河内、胡志明市、 港、泰国阮、北宁和北江的国家工业和高科技园区都将在该国IC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吸引了外国公司的投资。
但是,业内对东南亚半导体的未来还是存在疑虑的。资深行业分析师郑越认为,即使将来中美之间发生脱钩的情况,东南亚的半导体也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
“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人才”,郑越表示,“半导体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东南亚诸国(除了少数国家)并无这方面的基础,目前也没有相应的计划。”
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力因素的时代正在过去,国内一位专家就曾指出,“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等构成未来竞争力的要素。”
“并且,发展半导体也去看哪些项目是最合适自身情况的,但是每个领域都已经存在领先的国家,对于想要追赶的东南亚国家来说,将会十分辛苦。”郑越强调。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最合适的定位,这也是经过多年的博弈所形成的局面。对于想扮演更重要角色的东南亚诸国来说,未来之路将不会平坦。
- 标签: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IPO一线】智能音频SoC芯片厂商炬芯科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6月11日,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36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炬芯科…
-
IC概念股本周涨跌幅排行:瑞芯微领涨,安集科技领跌
本周,上证和深证指数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创业板指数小幅上涨。其中,沪指本周微跌2.09点,跌幅为0.06%…
- 【IPO一线】宁德时代供应商振华新材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 旗滨集团子公司醴陵电子拟4.95亿元投建高性能电子玻璃项目
- 一加在印度推出OnePlus TV U1S电视,起售价3502元
- 消息称京东方筹划建造第三个10.5代LCD工厂
- 5G加速车路协同落地,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将迎新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