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预期升温 短期难逆转
把脉全球通胀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全球通胀风险在逐渐升温。为此,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率先加息应对通胀,美国或加息以抑制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可能导致的经济过热。全球通胀预期升温为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全球通胀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向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有更深入的认知。本期热点透视围绕“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全球通胀短期内能否缓解”“通胀对全球经济重启复苏有怎样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邀请业内相关权威专家进行分析解答。
5月4日,追踪23种原材料价格的彭博商品现货指数上涨0.8%,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以来,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推动了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这种趋势引起了各国的担忧,为应对通胀,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率先加息。
分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因,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疫情导致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全球通胀的基本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不过部分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因素仍然存在,上涨动力趋于减弱。
疫情引起的供需变化是价格上涨主因
今年以来,从铁矿石等黑色系到铜等有色金属价格都大幅上涨,进口铁矿石、铜精矿的均价同比大幅增长56.6%和44%。原油价格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大涨幅,原材料成本上升支撑了下游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短期走势与供需结构相关,疫情对此次上涨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醒尘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他分析认为,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大部分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维持经济社会运行,这种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债务扩张推动形成宽松货币政策,形成通胀压力。美国政府是其中的典型。2020年3月,特朗普政府通过2.2万亿美元CARES法案,同年12月又追加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再叠加近期拜登政府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达到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过去一年名义GDP总量的25%。另一方面,疫情导致供需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包括部分领域商品产能受到影响,供给不足刺激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而疫情导致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又促使对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创近年来新高,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四个因素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
一是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随着疫苗开发进程取得好的效果,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转弱,各方对经济增长预期的信心在增强,多家国际机构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4%-6%的增长。尤其是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这催生了需求的快速反弹。
二是供需关系出现短期错配。疫情之下,各国供应能力受到明显影响。以铜为例,由于缺乏精矿供应,中国铜精矿的处理费用正跌至10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使得铜冶炼厂的利润率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通过设备维护或减少原材料采购进一步减少精炼铜的供应,全球铜供给的不足造成价格上行压力加大。
三是宽松货币政策下流动性泛滥。2020年3月以来,为应对疫情的冲击,全球开启货币政策宽松浪潮,为市场提供了“无限”流动性。尽管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在超低利率和充裕流动性支撑下,全球金融资产普遍迎来上涨,股市、房地产、加密货币等资产价格均出现大幅攀升,全球资产价格估值高企。
四是资产价格上涨的轮动效应。在全球宽松的政策刺激下,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缩水,各国的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入市场进行投机炒作,以实现保值和增值。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此表示,总体来看,这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具有修复性和阶段性特征。
全球通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欧元区居民消费者物价(CPI)同比分别增长2.6%和1.6%,均创出两年多以来新高。3月美国PPI同比上涨4.3%,创九年来新高。主要经济体生产者物价均出现较大幅上涨,市场普遍担忧上游能源、原材料涨价会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尽管全球通胀预期升温,但目前通胀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美国政府抗疫情、基建投资都意味着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因此其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通胀的基础动力。”郑醒尘认为,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年仍将影响人类社会,导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础因素仍会起作用。因此,全球通胀的基本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不过,他强调,美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企稳、就业趋于稳定之后,必然要着手应对通胀问题。从历史看,其主要措施包括美联储资产缩表、加息等,加息往往首当其冲。美元利率调整对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要注意潜在的波动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向分析,在全球市场整体趋向低迷和收缩时,市场主体谨慎花钱、规避风险的行为特点不会使需求出现扩张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动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本走势,但目前这种复苏态势比较微弱。因此,综合来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涨的概率较低。
李佩珈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并不平衡,尤其是作为重要原料供给国的新兴国家受疫苗获得困难等因素影响,短期或进一步加大海外供需矛盾,拉升大宗商品价格。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将部分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依然艰难曲折。当前,疫情拐点未至,存在不断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巴西、印度等国家病毒出现变种且呈现进一步恶化态势,如果当地疫情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全球需求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二是货币政策走势分化。随着铜、铝、锌、木材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涨,通胀率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触及美联储设定的2%通胀政策目标。以美联储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可能提前转向,这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行。
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从长周期视角看,过去数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主要与经济长期走势有关。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经格局加速演变,既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期挑战,又有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活动放缓,以及大规模创新还未形成的现实困难,这使得全球经济可能长期陷入低增长困局。
“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力或趋于减弱,价格走势也可能出现分化,整体进入由供需决定的新阶段。”她预计。
重视全球通胀向下游传递的趋势
遭遇环境约束挑战
今年以来,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机构都给出了较乐观的预测,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全球通货膨胀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通胀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三大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随着通胀预期以及利率上行,全球主要国家货币走势已出现分化,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受到明显提振,新兴市场货币出现不同程度贬值。
“通胀上行将给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带来多重不利影响,主要是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调整压力,使部分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出压力加大。”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3月末,加元、澳元、俄罗斯卢布分别对美元升值1.8%、0.6%和0.4%,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则大幅贬值。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还出现了资本外流迹象。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数据,今年3月前两周,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资金以平均每天2.7亿美元的速度流出,改变了此前净流入的状态。
“通胀往往伴随经济复苏,但需要注意通胀加剧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醒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通胀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一是从制造业等领域看,原材料等成本过快上升往往使相关企业陷入两难,有的企业甚至暂时停止接单,因而不利于促进投资活动。二是基本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压力增大,不利于激活消费。三是全球通胀导致各国的经济增长波动性加大,推高国际金融风险压力。加息等反通胀措施势必导致稳定金融市场的难度增大。
输入型通胀给国内企业带来压力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全球通胀将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兴业研究测算我国PPI涨价核心驱动产品(原油、铁矿石及铜)价格后发现,今年二至四季度我国输入型通胀幅度将分别为4.0%、1.4%和1.0%。
李佩珈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我国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带来了输入型通胀压力。当前,上游端价格已出现向下游端传递的新趋势。
她分析,从数据上看,2021年3月,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已上涨至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但考虑到猪周期影响趋弱,2021年CPI涨幅较为温和,整体在2%以下的较低水平,CPI和PPI分化态势将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上游涨价对下游制造业利润形成侵蚀,对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我国作为工业大国,是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初级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推升我国制造业原材料如钢铁、铜、化纤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而导致制造业企业采购成本大幅度上升,可能会对已签订订单造成极大的损失。
郑醒尘认为,在疫情压力下,相关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我国在有效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避免过大的内生通胀压力。
但客观上,我国属于对外开放的大型经济体,因而不可避免地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已有诸多企业感受到这种压力。应重视三方面风险: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二是汇率波动风险,三是交易对手方风险。相关企业应重视通过商品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和外汇市场对冲风险,并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抵御违约风险。大型企业及主管部门应重视完善规范相应考核机制。
货币政策坚持总量平衡调控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但短期内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不确定性,再叠加全球通胀预期升温,这些问题是否会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产生影响?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认为,从根本上讲,我国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潜力,工农业产能充足、供给充裕,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佩珈认为,目前来看,全球通胀整体仍处于可控区间,难以对我国宏观政策形成根本影响。从国内来看,目前物价虽然存在上涨压力,但整体处于低位水平。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不同,本轮经济刺激与复苏计划重在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央行资产负债表未见明显扩张,不存在需求过热导致通胀高企的条件。尤其是当前居民收入放缓再叠加猪价上行压力减弱,核心CPI将继续低位徘徊。3月核心CPI同比仅为0.3%,仍然处于历史最低区间。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终端消费、内需不足的局面没有变化,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她说。
李佩珈同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不具备全面、大幅收紧条件。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尚在恢复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需要继续培育,小微企业发展困难依然较多。
2021年2月末,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9%,是所有主体中负债率最高的部门,且为2015年以来的历史相对高位;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6.3天,相比2020年年初67.9天的最高点明显下降,但仍是近年来的相对高点。
基于以上分析,她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在稳健总基调基础上,将坚持总量平衡的调控思路。一是引导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逐步回归至常态区间,确保金融支持力度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二是强化精准导向,引导资金流向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力度。三是疏堵结合,严控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海外疫情反复或成全球经济复苏“拦路虎”
世界银行近日表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进展以及发达经济体的政策支持措施。自4月以来,印度日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持续恶化的疫情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多个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了对印度的经济预期。
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失控将对印度本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如果印度疫情外溢,可能会拉长全球抗疫时间,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也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尽管全球通胀预期在逐渐升温,但主要发达经济体选择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月中旬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并将维持每月不少于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直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
3月下旬,日本央行宣布,继续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达成2%的通胀目标,该行将坚持不懈地实施强有力的宽松政策。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2月份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澳大利亚央行3月初也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不变。澳央行行长菲利普·洛此前表示,目前的低利率将至少维持到2024年。英国央行近日表示,由于疫情下的英国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895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
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风险更大。尽管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为抑制本币贬值和高通胀,不得不及早加息。
虽然目前巴西的疫情依然严重,经济也没有恢复,但通胀不断上升。巴西中央银行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至2.75%。这是巴西央行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土耳其央行近日也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9%。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15.6%,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与2018年年初相比贬值逾50%。俄罗斯中央银行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4.5%。这是俄罗斯自2018年年底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俄央行指出,此举旨在应对迅速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并稳固本国货币。
随着发达经济体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遭受疫情严重打击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内外环境,复苏之路或将更加曲折漫长。而印度疫情失控使全球疫情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将对新兴市场造成持续冲击,在多重因素叠加的推动下,全球主要通胀仍将存在一定上行动能。
基层治理路④丨浙江桐乡:甜蜜事业的党建密码
数说百年⑤丨百年贸易强国路:中国奏响世界强音
基层治理路③丨湖北咸宁:“微治理”构建社区服务大格局
时报时评丨以精准施策推动经济恢复更高水平均衡
应对成本上升之策②丨原材料涨价可控 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应对成本上升之策①丨须提前防范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徐子菲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家电业正从虚假繁荣走向虚假繁忙,浮躁的心无处安放!
华辛||撰稿 忙,很忙,实在是太多事情要干了!累,真累,每天都在一线市场上奔波! 相信,很多家电厂商的市…
-
创维引用GFK报告称:创维电视核心品牌指标领先海信三星索尼
创维称数据来自GFK “创维电视核心品牌指标全面领先海信、三星、索尼,从无提示的第一提及、品牌…
- 如何提升家电促销活动的出货量?
- 爱玛中粮家佳康东方雨虹红星酒业等齐聚2021美云智数北京巡展
- 真拆VS二次销售,长虹·美菱以产业链打造家电回收体系新标杆
- 亚布力论坛:听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坚守与梦想
- 热点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提速 短期对居民用气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