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产品  洗衣机

数据速读丨4月CPI、PPI运行平稳 全球通胀影响较弱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5-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数据速读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1.3%。

受访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在逐步恢复,供需市场平衡的基础仍然较好,4月CPI、PPI的涨幅都在合理运行区间。尽管输入型通胀压力仍存,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消费需求的回暖,影响将会在内部消化,下阶段仍将在平稳运行区间。

供需平衡较好 CPI低水平平稳运行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上涨0.4%。

“从CPI环比变动来看,低水平平稳运行是当前的基本特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分析,CPI环比降幅收窄和消费市场进一步恢复有关。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的进一步增强,今年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持续回暖的态势,这种回暖对服务消费从需求方面产生影响。同时,猪周期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总体下降,平缓了环比涨幅。这说明,现在市场供求平衡基础较好,供给对于需求的响应能力比较高,因此,CPI环比涨幅不存在快速扩大的可能。

“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4月与3月相比明显加大,导致同比涨幅提高比较明显。综合来看,CPI目前总体处于平稳运行态势,未来一段时间也将延续这样的态势。”张立群说。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在接受采访时分析,4月CPI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表明现在供需比较适宜。“食品因素是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他认为,下阶段随着消费需求的上升,CPI还会有适当的增长,但不会出现较大的涨幅,总体将比较平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食品价格对CPI形成拖累,非食品价格上涨之势逐渐明显。未来CPI将保持温和上涨,预计全年中枢位于1%-2%。

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PPI从高位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环比看,4月PPI上涨0.9%,涨幅比3月回落0.7个百分点。

“PPI环比涨幅在收窄,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开始稳定。”张立群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回落说明价格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涨势回落和世界经济恢复的不稳定性也有关系。总体来看,不用过于担心输入型通胀。

他强调,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目前最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方面,这方面价格的调节主要是基于国内的供给和生产,因此要将价格的调节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温彬表示,虽然市场对PPI上涨已有预判,但4月PPI涨幅仍然超出预期。PPI超预期增长,是基数效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运输价格上升等因素叠加的结果。

“下一阶段,基数效应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将继续主导PPI走势。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升空间,但还要看供求关系变化。预计5月PPI将继续上行至7%以上,下半年PPI上涨压力有望缓解,但PPI涨幅不会明显回落,大概率保持高位震荡。”温彬说。

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小 内部可消化影响

今年2月以来,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推动了全球通胀预期的升温。大宗商品价格向下游传递是否会影响到我国今年物价水平的走势?

张立群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目前对国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目前来看,还没有对CPI水平有影响。“这主要是我国的供给对需求的响应能力比较强,需求又在比较平稳地恢复,消费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要想提价转移成本上升压力,对企业来说难度比较大。”他认为,我国目前没有通货膨胀的迹象,PPI未来涨幅是趋缓的基本走势,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影响。

胡迟认为,影响PPI上涨最主要的因素是外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虽然无法控制全球通胀的输入,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在比较宽松的货币环境中,增加供给、扩大出口、增强消费能力等措施最终能够将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消化掉。总体来看,我国生产价格将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

“从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来看,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当前经济进一步恢复的主要问题。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然要在扩大内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精准发力,通过增强扩大内需的实效,加快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张立群建议。

聚焦消博会丨消博会:为中国打造一张新名片

基层治理路⑤丨汶川渔子溪村:党建引领破茧成蝶

聚焦消博会丨消博会“燃动”海南消费再升级大幕开启

数说百年⑥丨钱袋子与新生活百年中国演绎共同富裕路

时报时评丨应充分认识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