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家电知识  报价

CMF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当前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再定位?如何再定位?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复杂的环境下,原有简单依靠通货膨胀目标制、泰勒规则等来制定政策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说。

1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0期),于泽代表课题组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于泽进一步解释,货币政策在实现积极和灵活的过程中,要同时稳定好通货膨胀预期,所以央行的挑战会进一步加大。

报告指出,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灵活,这就意味着在货币政策目标上不能简单被通货膨胀束缚住手脚,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市场和融资成本驱动,这些问题更多要依赖改革。

此外,在通货膨胀问题上需要一个综合治理方式,而不是简单说通货膨胀了货币政策就要紧,就要去防止通货膨胀。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积极的把货币政策从简单的价格目标解放到就业和经济增长,更加关注能够将中国增速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报告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工具上要更加关注未来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分布,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加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不是不要谨慎,而是更加关注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分担问题。现在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大量的风险执行在商业银行的机构,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过多的系统性风险,这给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较大隐患。所以,货币政策要更多地从风险分担维度进一步考量。

第二,需要进一步以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把目前构建的利率体系能够构建为一个更加市场化的体系。同时因为目前整个货币政策更加依赖公开市场操作,依赖这种操作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市场对央行意图的猜测,其透明度目前还有待提升。

第三,在货币政策上要准备或储备更多政策工具,尤其是结构性工具,这里有两点:一是现在会提到一些非常规政策工具,这些非常规政策工具,随着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工具是不是还是非常规,未来是不是可以考虑他们的常规化,是不是需要做好准备是需要考量的。二是发挥好中国的结构性工具,在欧美这次疫情中采用了大量的结构性工具,还是要更多地加大中国结构性尤其是绿色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

于泽建议,2022年的货币政策可以考虑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能加积极,对冲成本冲击,进一步通过降准等方式置换MLF,降低资金成本;此外,加强预期管理,要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加强预期引导。

电影蓝莓之夜 #/sj/dongji/3656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