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价格战打不得
以网站和平台为代表的网络书店,如今已成为图书销售的主渠道。相对于新华书店等实体书店,网络书店有着空间无限、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加之互联网平台本身就立足于“注意力经济”,因此以打折降价来吸引读者,成为网络售书的一个标签。网络图书打折的背景下,诸多实体书店日益萎缩。更重要的是给读者形成了一个印象,图书销售就是要打折甚至打对折。久而久之,其他商品中常见的价格战就成了图书销售的标配。
面对愈演愈烈的图书价格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在“规范网上网下出版秩序”部分提出,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制止网上网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那么,为何图书不能打价格战呢?
因为,作为文化产品,图书与其他商品有很大差别。一是从出版成本上说,以非物质为特征。普通商品的成本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但相较于纸张和油墨,图书的成本和价值更多来自内容。高分辨率屏幕可以成为手机的竞争优势,但更白的纸或更黑的墨却不可能成为图书的制胜法宝,竞争力还必须是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二是从出版品类上说,以繁多为特征。很少有哪个行业像出版业这样以品类为胜,很小的一家出版社,基本也都有数百种图书品类。这种特点,就使得图书虽然是商品,但并不是一般商品。同样款式和材质的包包,如果挂上某一奢侈品牌,价格会相差百倍。但同一本《红楼梦》,地方小社与名社的版本之间价格却差异不大。因此普通商品的经济规则比如打折促销,运用到图书之上,就成了南辕北辙甚至带来恶果的销售路径。
这种恶果,就是对于图书文化内涵的戕害。当前的出版界,一方面是不少图书滥竽充数,一方面是作者稿酬普遍偏低。作者稿酬低,因为图书利润少。图书利润少,因为销量小。为了扩大销量,一些书商不管图书内容,开始打起价格战。而为了弥补价格战带来的利润萎缩,出版社开始提高定价,同时压低稿酬。结果,虽然折扣越来越大,读者实际支付的书价却并未减少,反而因为压低稿酬,静心沉潜的作者和译者越来越少,导致“如此厚颜无耻之书”不时出现。这种内卷式的两败俱伤,堪称图书价格战的恶果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出版业流行翻印古书。一些小书局为了竞争,以低劣纸张、粗疏校对、密集排版,大幅度压低图书价格,就是有名的“一折八扣书”。“一折八扣书”的泛滥,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让精校精印的古籍图书难以立足。
因为一折八扣的价格战,导致不少经典谬种流传,这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对于个人和民族来说,知识是最具意义的文明指标,图书又是传承知识的最主要载体。因此,图书慎打价格战,让知识生产走上读者、作者和精品内容的良性循环,方是出版业的通途大道。
以网站和平台为代表的网络书店,如今已成为图书销售的主渠道。一些小书局为了竞争,以低劣纸张、粗疏校对、密集排版,大幅度压低图书价格,就是有名的“一折八扣书”。图书慎打价格战,让知识生产走上读者、作者和精品内容的良性循环,方是出版业的通途大道。
- 标签:价格战理论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
小熊电器上市是“风光无限”还是“前路未知”?
数年前,每个家庭以拥有一件大家用电器而自豪
-
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释放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绿色家电是指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高效节能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对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
- 家电厨卫频道
- 提升生活精致感 厨房小家电因美食疗愈“出圈”
- 家用电器行业周报:绿色智能化提速5G工业互联促家电企业转型
- 全球头条:“618”厨房电器销售整体好于家电
- 囤货需求猛增“组合式冰箱”成为消费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