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知识  维修

经验一旦结构化就有无穷的魔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经验一旦结构化就有无穷的魔力

  我们知道,传统家电行业的售卖渠道,以线下卖场为主,这几年也开拓了线上电商渠道,但在“数字化营销”转型过程中也面临挑战。

  走访前我让BI(数据分析岗位)拉了整个大湾区门店业务的基础数据,了解了导购的人均产能。我发现一线万,但有个金牌导购特别厉害,一个月的业绩是50套,和一般导购相比,业绩差距将近20倍。

  所以,我们到了他所在的门店,跟他聊天,看看他到底做对了什么?先说下这个人的画像:36岁,家电行业7年销售经验,转到高端家电品类1-2年,也是个资深导购。

  他跟我讲,安老师你知道吗?今天做业务很难,像广深、佛山、惠州这些城市中,处在地段不错的国美、苏宁、五星电器等门店,平均每天自然进店的客流,说出来可能会吓你一跳,工作日加周末不超过10个人,那种坐在家里等着客人上门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人都必须拓客。

  他说,我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发现家电跟房子高度相关,跟房子有关的场景最直接的就是买新房或装修,所以就主动去周边的装修公司,跟他们的设计师聊天,让他们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帮我带货,沟通后效果不错,平均4个设计师会有1个给我带来客人。

  他说,包括老客复购和转介绍,一定是老客多。当时我有点不相信,因为我们买家电都是默认好评,很难会给导购介绍客户。

  他说,安老师,今天让客户满意是不够的,必须得让他有惊喜感,惊喜感才能触动行动,我是将心比心。

  过去的模式是去卖场买了一个家电,只要刷完卡买完单,客人跟导购就没关系了。接下来的预约送货、上门安装、售后维修、保养等都是打电话。

  我不是,我会跟他讲,只要是从我这里买的,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对接我就好了,我跟周边网点的师傅很熟,像送货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联系我就好了。

  比如,我会提前到客户所在的小区,跟物业办好进门条等手续,在小区门口等着送货师傅到小区门口,看着师傅们把家电搬到单元门口,搬进电梯,送到家门口,看着师傅们穿者工装,戴好鞋套,在指定位置摆放好,安装好,如果需要打孔,我会看着师傅都弄好,最后你只需要按下遥控器就可以马上使用。

  他说,这还不够,这些只能让客户感觉到好,还没有达到那种惊喜感。他回忆自己第一次买车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他提车时车上盖个大红布,大红布一掀香槟一开,那个感觉太好了。所以,他会给所有从他那儿买家电的客户自费买束鲜花,并恭喜成为他们的高端家电品牌正规客户。

  我接着问,新客是怎么做的?他说,新客在零售行业是一个难题,因为像我们这种高客单价的新客,成交周期很长。客户第一次来门店随便看看时,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第一个,专业术语叫留资,即留下客户的联系方式,要到联系方式后要互动。这里有个细节:什么时间做第一次互动?我当时不假思索,第一反应就是当天联系。他说,安老师你可能错了,以我们小样本的经验来看,如果当天跟他联系,大概率你会被拉黑,我们的经验是,最好三天左右后跟他互动一下。

  他说,我们也总结了。他愿意到线下门店看家电,住得地方不会很远,我们的经验是他住在周边半径5公里内。我们需要对周边半径5公里内的所有小区户型,非常了解。我们给客户推周边小区对应的装修照片,客户非常愿意跟我互动,而且在这种互动中才会有转化的机会等。

  他还给我讲了很多细节,特别聪明。比如:在门店里,摆了很多水果饮料,包括一些零食。他说,安老师,这个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点心得,我们会定期邀周边小区的小孩来门店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手段。

  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家庭来门店选家电,家庭里的小男孩对家电产品特别感兴趣,东摸摸、西看看,还时不时问一些问题。我用心的解答了小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没想到最后成交了。

  所以,我们会定期邀请周边小区的小朋友来门店里玩,这里有吃有喝,我们会讲讲家电的小知识。孩子只要来,大概率家长也会跟着来的,这样,整个流量逻辑就滚动起来了。

  当时听完,我感慨,厉害的导购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对企业管理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的成功可不可以复制?

  如果个人的素质无法成功被复制,企业是没有办法规模化成长的。我曾经问过很多企业家:个人的成功能不能被组织复制?很多人会卡住,不好回答。

  我们经常说公司业务的发展,就像商业结果一样,你只要做对的事,并且把对的事情做对,大概率会拿到一个好结果。

  这张用户购物旅程图,是典型的从一个模模糊糊的潜在客户到第一次进店,到跟我们沟通,最后成交,复购的过程。

  上面案例中的家电导购为什么成功?因为他不是盲目做的,所有细节的动作都在支撑、推动业务价值链条往前走。

  家电导购故事真正有价值的点在哪里?在整个业务流程的重要节点上,提炼出导购为什么这样做?碎片化的经验没有价值,结构化的经验会创造无穷的魔力。

  数字化时代,在所有业务流程关键节点上都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叫传统经验方式,另外一种叫数字化的方式。

  比如目标画像,谁会买我们高端家电?家电导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高端家电和房子密切相关,所以他会跟装修公司设计师聊天,开展异业合作。

  管理者听完家电导购的故事后很兴奋,组织一批专家,一天萃取一个优秀导购的经验,这样365天后就会获得365个导购主动拓客、跟谁合作的经验,这个方法当然好,但是效率不高。

  比如说,去年我们某个品类的品牌家电卖了100万套,这100万套的客户画像有什么特征?通过建模把这100万人群的特征提取出来,放到几亿甚至是十几亿消费者人群的数据平台中,这样就可能找到高端家电除装修场景外,还可能出现在私人银行、跨境旅游等。

  你会发现,你解读到的东西比365天散点的萃取看得更全。这就是典型的经验方式和数字化方式的对比。

  再比如,如何把握进店客流?传统的方式是改门头换海报;数字化方式是基于消费者的地理位置进行精准营销,把线上流量转到线下,包括全员营销,做公司产品代言人。

  数字化时代,我们都会用到新媒体营销中台,它会源源不断地给一线员工提供大量的“炮弹”,如个性化组合图片文案、视频等,然后快速去影响客户。

  第一阶段,最低级别的数字化叫机器替代人工。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整理资料、数据,让机器帮我们跑。原来需要两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一分钟就出来了。

  今天的数字化如果不谈最佳实践,光讲数字化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可以想一下20年前,中国企业一窝蜂引入ERP,中国企业真的缺ERP软件吗?绝对不缺,企业是想通过引入ERP软件,把国外优秀制造业的管理经验引入国内。所以说,无论是通过软件引进别人的经验,还是本身拥有领先世界的经验,都是要通过软件固化下来,核心点就在于最佳实践的固化和复制。

  第三阶段,数字辅助决策。数字化能不能帮我们做智能决策?这在今天的很多场景都已经实现了,它的中心环节都在这4个字上——最佳实践。

  10年前的家电零售行业,导购的个体实践没有这么累,但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员工执行的是业务策略,业务模式调整了,员工的个体实践也一定跟着调整。

  今天动业务就是动系统,动系统就是动业务,这两个事情几乎已经咬合在一起了;谈业务就是在谈数字化,谈数字化就是在谈业务,业务在调整的过程中,组织也要跟着变化。

  比如导购故事中,你只要从我这里买东西,接下来的送货上门、安装、维修、保养等,通通帮你一站搞定,其实就是在打破传统组织边界。

  业务和组织变化的背后是什么?是以渠道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不断被冲击。很多企业的“直营零售”战略为什么变?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态发生了变化。所以,你会发现,同样作为管理者去赋能员工,看到的层面不一样,干预的动作就不一样。

  如果做一个反向复盘,你可能看到更多。比如,用户直达战略,不光线下要改,线上也要变,线上线下联动,包括从货的运营到用户的运营等,都要变。我们对数字化系统的期待不一样了,包括组织设计、员工个体实践行为也不一样了。

  如果有人跟你讲数字化就是上一个系统、上一个平台,那一定是个假的东西,他只看到了冰山上的表象,没有看到冰山下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获客、转化、成交、复购是零售企业的核心业务价值链,这是做业务、拿结果最重要的4个环节,我们不妨把这四个业务环节做进一步拆解,看看每个环节到底应该怎么做?比如,做什么才能获客?做什么才能转化等。

  第一,业务视角。一个公司制定目标后,不论是进行简单的物理拆解,还是说把目标背后的策略、路径、里程碑都做出来,你会发现,业务价值链在不断告诉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才能拿到结果,它是通过业务视角进行的。

  第二,客户视角。业务价值链通过业务视角去做业务,会忽略客户是怎么想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业务拿结果,会忽略客户的需求是否真的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这就叫做客户视角。

  这是亚朵总结的“跟客户见面的12个关键时刻”,拆解的特别详细,就像是过电影一样,把住店客人从陌生客户,到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次、第三次转介绍、复购推荐等一系列场景,都认真做了一个梳理,然后不断评估每个时刻我们做的怎么样?我们应该做什么,从而从第一个时刻走到最后一个时刻。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企业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业务策略是什么。我们很多业务管理者的商业结果不错,但并不清楚自己的业务结果是如何达成的,这叫做“不作为的管理者”。

  真正好的业务管理者是什么?是围绕“达成任务目标的业务策略”进行管理,基于业务策略,业务价值链应该是什么?关键业务节点是什么?每个业务节点需要的能力是什么等进行业务管理。

  数字化工具,能够辅助企业梳理业务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需要的最佳实践者的SOP操作手册是什么?包括围绕这个业务节点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公司内、外部专家在哪等等。

  你会发现,家电导购是我们原始的最佳实践样本。但对组织来说,最佳实践的个体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牛人身上一系列的东西萃取出来,然后赋予到每个业务节点上,这个时候它才会变成组织能力。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把散的、点状的经验进行抽离、提炼,然后进行规模化的复制,把它变成整个组织的能力。

  每隔一段时间,国家人社部都会公布一批新职业,这里面我稍微做了一个梳理,第一批新职业出现了很多跟数字化相关的职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等;第二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第三批区块链等。

  你会发现,数字化对企业的改造和影响已经真实发生了,数字化不是一个虚的东西,而是一个非常实的东西。

  面对这些新出现的职位,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数字化时代,有什么玩法?未来的玩法中,需要哪些新的岗位和新的能力?围绕新的岗位你有没有对应的储备?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当时主播怎么培养?国内的解决方案一点也没有,要课程没课程,要老师没老师,我把当时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有人说可以请某台的电视购物主持人和大家分享,这个方法不行,因为电视购物是个单向的,无法做到高互动;

  图文怎么做?有人说可以找个报社编辑给这些达人培训,但你会发现编辑部写文章的逻辑和带货文案不是一回事。

  所以,“无人区”业务的解法还是要靠你自己去做,我最喜欢干的就是最佳实践萃取,还原真实的表态,拉着各行各业有经验的人一起聊天。

  我当时跟很多图文达人一起聊天共创。他们问我,能不能给大家安排上一个课,如何写出阅读量10万+的文章?当时市面上也没有类似的课程,我说,这也不难,我们一起做一次现场共创,大家把自己手机上收藏的10万+阅读量的文章拿出来,我们一起看下标题,总结下经验。

  图里是我当时摘录的很多学员收藏文章的标题。你快速扫一眼,看能不能从里面总结出规律,你会发现,10W+文章的标题基本是采用典型的常识反差型写法。

  在业务赋能领域,最佳实践的素材源都是非常鲜活的,而且提炼完之后有高度的还原性。也就是说,你给他一个最佳实践样板,他看了之后可以依葫芦画瓢写出一个质量差不多的产品。

  所以,我们就不断找不同的带货达人看他们的经验,稍微入行早一点的,做的稍微好一点的,他身上一定有好的经验可以萃取出来。

  当你去赋能员工、赋能干部、赋能组织的时候,一定不能空谈理论,还要谈场景中具体的问题,而且要给最佳实践。最佳实践最好不是观点,而是案例、故事中真实有效的实战。于是,我们把碎片化的经验,梳理成了淘宝达人学院早期的课程。

  不到2天的时间,有将近有20个嘉宾来分享,虽然我们也知道质量不会特别高,但它的内容是一个形成的过程中。

  后来,我们推出的每期课程都出现了排队的情况,明知课程质量不成熟完善,但还有人交钱排队等着要上,这背后是什么?

  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在商业世界里,很多时候这个内容不一定有多好,关键是要及时,能代表未来趋势,那很多人是愿意为未来的可能性去买单的。

  说到这里,也请大家反问一下自己,今天我做的工作中,有多少是围绕已知问题去做的,有多少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已知和未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叠加了其他手法。比如,请已经成功的早期学员,把他的直播间搬到教室,这样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观摩实战,依葫芦画瓢,把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话术等,记录并应用起来。

  业务赋能一定要回到真实的场景中区,你要看到物理世界是怎么做的,虚拟世界是怎么做的,一定要沉浸式的体验。没有绝对的老师教你,更多的是要泡到实践者当中,去找最佳实践者,去萃取最佳实践者的经验。

  企业转型进入“无人区业务”时,无论你怎么说,总有人愿意支持你、信任你,但一段时间后,必须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很多人开始不相信你了,因为人是抗拒改变的,他会开启自我防御,即否定、怀疑、不相信你,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在推进新业务时,跟他讲道理、怎么做等,都无法达成一致。

  上图左边这个小伙子叫詹新达,1982年,浙江绍兴诸暨人,诸暨是中国著名的珍珠之乡,这个小伙子是个典型的厂二代,家里开厂子养蚌取珍珠,上了直播带货班之后受到启发,直播带货,帮忙卖家里的产品,但他做了个小加工,卖的不是珍珠而是蚌。

  当你花58、78元把两个蚌买下后,你就在直播间等着,珍珠哥、珍珠嫂子、珍珠妹妹、珍珠妈妈轮流给你开蚌,开蚌的时候会叫你的号,说,宝宝们,来吧,到了你开蚌的时候了,拿起一把刀就开了。这个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在开盲盒的过程中,消费者的心情曲线也是呈现波动状态,这样一个营销方式的变化,影响很大,过去在淘宝店一年的营收大概500多万,他做了直播带货后,半年时间就做了3,000万美金,这个事特别有影响力。

  第一,结网。发动一群人一起解决问题。今天,所有的业务问题千万不要自己闭门造车,要不断去问公司内部有没有最佳实践,行业内有没有最佳实践,把优秀的人结合在一起。

  第二,造场。催化智慧链接和激发信念的场域,很多场不一定是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它可能发生在各处。

  第三,共振。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改变,不是一个命令下去就会自然发生,都是先从情感共鸣开始,然后到脑袋上的共识,再到大家的共同行动,最后一起获得共赢的结果。

  数字时代的卓越企业,一定是践行最佳实践精神的企业,我们要不断反复问自己,这个行业、业务场景下的最佳实践在哪里?

  如果还没有答案,那就向跨行业去看,最佳实践一定是存在的,找到它并解构它,用数字化的能力固化到我们企业自身。

  但我想,每个人在实践的路上都会不断积累自己的心得,不断探求最佳实践经验,然后应用数字化的方式复制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化的未来,企业的业务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酷学院,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平台,以 科技创新驱动人才与业务共同成长 为使命,首创“萃学练考用”组织学习方。目前,已累计服务数十万家客户、2000 万用户。

  钉钉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企业级协同办公平台与应用开发平台,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新的组织管理和办公协作方式。钉钉以数字技术服务千行百业,服务覆盖制造、教育、金融、零售、建筑、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20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2300万家企业和组织机构,助力一汽、蒙牛、东方希望、百丽时尚、长城汽车、上海三菱电梯、复星等企业的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
  • 标签:家电售后维修图片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